楼主: mianhuat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棉花糖牌宝马教程十三:改装车误区2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11-25 20:04: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anhuatang 于 2008-11-25 02:27 发表 我是没问题啊,不知道管理员同学们怎么想?不过我正好上班的时候可以值中国的晚班,哈哈
哈哈,棉花兄愿意出山,是本坛福音。老马辛勤管理论坛,当然不能让。我看我去动员一下那个绿绿吧,最近忙着泡牛,都没功夫来冒泡了,说不定他正求之不得呢。呵呵
12#
发表于 2008-11-25 23:29:23 | 只看该作者
没事没事,在不在主版都没问题,只要人在BMWSKY就OK了,一颗中国心,一颗爱心,不会轻易改变的,那里都没有这里开心!
13#
发表于 2008-11-27 17:06:3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阁下大作后 觉得非常钦佩~ 您的改装方面知识真是非常渊博~ 不过您谈论谷歌和百度时,用词过于激烈。 对此我的评价是~ 您会说中国话让我非常遗憾~ 希望您用英文到外国的论坛上去吹NB~ 不必在国内的论坛大放厥词~ 给我的第一感觉 是您在国外学了点东西 就要回来做大佬~ 不过您的知识是否皮毛 不得而知~但是您的个人修养已经可见一斑~ 希望您早日入外国籍生儿育女~并但愿您忘记自己是个会用中文的人~ 如果有幸与您见面~改装的讨教先放下一边~~ 我会先跟您探讨下中国功夫~~~ 敬上~ [ 本帖最后由 放肆 于 2008-11-27 17:08 编辑 ]
14#
发表于 2008-11-27 19:36:25 | 只看该作者
转自香港车友GERMANY: 睇下人地賽車點改,咪知邊樣有用,邊樣無用 尤其le man 24hrs,要長時間高轉行駛24小時,快又要耐用, 本人十幾年前試過除了入油停車外,連續開車行駛了16小時,在普通轉數下,引擎明顯也剩得半條命,故le man 24hrs的改裝方法,參考性非常高。 误区1:高流量进气 原裝引擎一般多到5%已經相當合理,試過用不同牌子的所謂高流量風隔,於dyno測試每個風隔約莫5次,甚至玩到不用風隔或加紙皮集風,如同舊車的雞翼窗,以大風扇吹向風隔,居然可以多5-10%的馬力,這已經是高流量對高流量的分別,原廠相信會差更遠。 這些測試是分兩天進行,一次室溫是21度,大氣壓力較高;第二次室溫是30度,較高的濕度與較低的大氣壓力,對馬力有一定損害。 加上各雜誌、賽車隊伍的測試,真實使用,很難讓人相信這是誤區..... 既然高流量風隔對馬力有幫助,那為何原廠又不用呢? 這關乎成本控制與保養問題。需知紙風隔是價錢最便宜,清潔效能又最高,不換承擔風隔油被吸進引擎,損壞風量計的風險,又不是所有人也經常於高轉開車,一般汽車商只差少少便因而使用上紙隔,又或是以大體積紙隔去處理,就好像塔頂拉杆對車子肯定有好處,但為何寶馬不在無一台車子上加上此設呢?原因也是成來控制與成效問題。然而,在賽道上,永遠追求最多、最快、最好,要有這樣的結果,就一定是高流量風隔的天下,你幾時見過落場車用紙隔? 由於您答對了冷風,故給你50分 误区2:改ecu程序 改ecu好處多寡,很多時視乎閣下車子是turbo還是自然吸氣,對於turbo汽車,加大10-20%馬力是非常容易,無需任何改裝已可以達到,但對於自然吸氣車輛,光是ecu的確幫助只會是5-10%左右,但試想換個名牌尾喉都只得5匹左右的進賬,若果土炮(本地、台灣或國內),不少專業(落場賽車果集)改裝商測試的結果是可能因加得減,那5-10%增長是否都不算少呢? 若果有其他硬件改裝,就更是必需,所以只答對了25分。 误区3:头灯 花巧玩意,只要不影響他人,無對錯之分 误区4:改装刹车 你的答案實在有趣! 首先,大制動必需要大輪呔的配合,試想一大355mm的制動碟如何能塞進14吋大的輪呔,又願意花費數以萬元金錢的車主,又會否慳那數千元裝一套雞呔,便在馬路上亂跑。而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大輪呔配一般制動,尤其寶馬原廠制動,你會很容易發現有所不足,如果17吋以上的輪呔,配上18吋以上就更不用說了。原因是在相同重量下,直徑大了,也影響到輪胎與路面接著面,當然闊了就更不用說,在正一般速度下(80km以下),的確是制動把輪胎咬緊是有可能的,但速度越高,制動的需要越大,有試過150km或甚超過200km的情況下能輕易把輪胎制停嗎?改裝制動是為了安全,而為了好看也未嘗是一件壞事,只要安全,不影響其他道路使用者便可以。 至於提到的制動皮與碟為間有氣,就真係驚為天人,換制用油未放清d氣就有機會,否則,兩塊平面物件摩擦,何來有氣?鑽孔碟實際用途是為了減輕重量、增加散熱功能、減少制動粉有關,與排氣絕對無關!難道全球制動第一大廠brembo會做錯事嗎?而開坑則主要在於清潔制動粉與及提醒車主換碟時間 (只是作為參考的附帶作用)。 最後,除了實心碟外,還有一種叫通風碟,即碟子的底面中間保留一層通風層,作用是用於散熱,現時寶馬的頭碟皆是這樣的設計,個別廉價汽車可能會以實心碟制作,以減低成本。 而unsprung weigth方面,個別品牌會用上mononlock、炭纖、鋁合金,經過特殊藥水泡過加固,質量非常輕巧又非常緊硬,你有拿過來研究嗎?雖然是大了,但甚至可比比原廠的一塊鐵頭重量輕巧。 最後,若果換大制動卡鉗,大 4 遮 (piston)的套裝,最好頭尾一同改裝,即頭大四遮,車尾也最好換兩遮,甚至小四遮,這樣可以平衡到頭尾制動力量,避免過份推頭,,惟fr(前置引擎後輪推動)汽車當然不應頑尾一樣,否則又會有機會在緊急情況下甩尾甚至失控,小心。 所以,你這題我不給你分 误区5:大尺寸轮子 中心思想ok,但個別觀點不敢苟同。 首先,的確17吋的車輪是價錢、剛度、重量中最易找出平衡點,但如果是因為制動需要,加上使用鍛製輪圈則可以平衡到當中需要。賽事中經常有很多限制,原因只是為了不要盲目追求大馬力與大制動,在一些比較寬鬆的賽例中,車隊還是選擇大輪圈配大製動為主。 而unsprung方面,1磅比不了10鎊,只有若莫3磅的差別而已,引擎活動組件才有10磅,這點留待飛輪部份才加以解釋。 此外,要揀輕鈴,就必單件式,而件甚至3件式一般較重。 結構方面,永遠都係多幅式剛性最高,而5幅式則相對較低,這點你可以在輪圈重量上找到一點原因,5幅因為要加固,所以一般會比較重,亦因些近日很多跑車,包括傳統最愛用五幅的法拉利,也盡量轉用多幅。所以這點你錯了。 而選擇輪胎,的而且確很多人會盲目追求闊胎大轆,但一般情況下以3系行街為例,17、18吋配8-8.5吋鍛製輪圈就已足夠,反而在可以的情況下用較高質的輪胎,配窄一個碼,例如原本打算用dz101 235/40/18的朋友,可考慮用z1 225/40/18,既可保留抓地力,又可以減下盤重量,這才是最佳配搭。 至於散熱與輪胎溫度,這主要源自輪胎與地面接觸所產生,非你所說的由制動傳到輪胎,扣分! 這裡給您80分 误区6: 行50km當然無用,過o左120km左右就開始有用,車子真的很安定,轉彎過線感覺好了。 個別部件也有用於賽事當中,如果無用,寶馬工程師不會刻意去加重車子,阻風去令自己跑慢了吧! 你可以說有某個速度下無用,但不能說完全無用,可能只係對你無用而已! 误区7: 點火不會大了的觀點,就更有趣!難道網上的實驗、阿謝那台模擬粗火咀線模型與大家的感覺都錯! 點火好了,本人相信對性能一定有幫助,問題在於cost effective!就像個別車廠用twin spark般,都只是幾匹,反應好點,值得不值得那是見人見智。但如果無幫助,賽車用銅火咀不就可以嗎?為何要那麼高級,甚至賽完一場車便馬上被棄掉。 火咀 本人幾願意試火咀,曾經試過很多不同火咀,雙銥、銥白金、單銥、白金、原廠四爪白金、bosch四爪白金、四爪銅與原廠雙爪銅咀等等,個人感覺也是與上述排列差不多,雙銥與銥白金最好,ngk單銥也及不上,但當然也最貴。然而,用好火咀感覺等於用好機油,本人不會認為花多幾十元買一支頂級火咀,車子可以脫胎換骨,絕對是炒想天開,幾十元的東西期望甚麼,發應好點便是。 1. 對於那些對表現有要求,如希望可以如賽車般把車子tune到最好,當然可以每5000至10,000公里換一套雙銥、銥白金與單銥,既可減少積歲炭屎的問題,又可保持火咀於最佳狀態。 2. 其次是每5000至10,000公里換一套普通原廠銅火咀,如果自己換的話,相信是最佳的cost effective。 3. 如果自問不懂得、無時間、也覺自己動手麻煩的朋友,找人換壽命長一點,如白金以上級數的火咀,做檢查時一次過換,相信是一個既能保持較佳性能,又可以省錢的辦法。 火咀線 對引擎容量較小的汽車,如318或以下級數感覺較明顯,但這種感覺一般很快便會適量,多幾匹馬力、花幾百元的效果不要期望太高。本人從前開2000cc小turbo車種,開170已經覺得好快;今時今日,開240都只覺得ok,身體已經適應了那種速度的感覺。早前開過友人的318,感覺想死!經常地台油都根本無feel,得個嘈字,但其實它已經很落力了。 高壓coil 這個本人認為會有幫助的設備,這個討論區有位高人做過類似產品公諸同好,不少人試過都讚不絕口,也有人用過日本高級產品覺得很好,但本人認為,若果自己能力所級,玩下又何妨?就好像喝好酒一樣! 所以,你的論點是不值不值得,而非一包”無用” ,零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0:08: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放肆 于 2008-11-27 17:06 发表 拜读阁下大作后 觉得非常钦佩~ 您的改装方面知识真是非常渊博~ 不过您谈论谷歌和百度时,用词过于激烈。 对此我的评价是~ 您会说中国话让我非常遗憾~ 希望您用英文到外国的论坛上去吹NB~ 不必在国内的论坛大放厥词~ ...
我只是陈述事实而已。中文改装信息本来就少,baidu的搜索排位更是有问题。只用了个傻叉单词,有必要么你?跟baidu穿一条裤子的?还特地注册个马甲? ps,现在不是暴力时代了,不过你想用暴力也可以,我家里3把枪等着呢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0:20: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1-27 19:36 发表 转自香港车友GERMANY: 若果有其他硬件改裝,就更是必需
我只玩NA,完全不考虑turbo。已经再三强调了,原文是单改ecu没什么用处,加了周边改装当然应该改ecu。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1-27 19:36 发表 转自香港车友GERMANY: 至於提到的制動皮與碟為間有氣,就真係驚為天人,換制用油未放清d氣就有機會,否則,兩塊平面物件摩擦,何來有氣?
brake pad outgassing是个公认的问题,特别是有机刹车片和半金属刹车片。真的很惊讶连这个都不知道。http://www.shotimes.com/brakes/survey/brakes3.html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1-27 19:36 发表 转自香港车友GERMANY: 而unsprung weigth方面,個別品牌會用上mononlock、炭纖、鋁合金,經過特殊藥水泡過加固,質量非常輕巧又非常緊硬,你有拿過來研究嗎?
不好意思,我还真地用过的。去年在VIR上碰见Dickinson, David,使用了他的碳纤维刹车碟。知道为什么普通车不用你说的这种刹车碟么?第一,价格不是正常人类可以承受的。第二,磨损速度也非常快,1小时耐久赛就要换一套。第三,产生的热量如何带走时很大的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用过碳刹车。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1-27 19:36 发表 转自香港车友GERMANY: 至於散熱與輪胎溫度,這主要源自輪胎與地面接觸所產生,非你所說的由制動傳到輪胎,扣分!
听说过rotor上的heat dam么?就是为了防止热量从刹车传递到hat,然后再到wheel的。不知道的话看这里的倒数第二段http://www.aa1car.com/library/2003/bf10312.htm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1-27 19:36 发表 转自香港车友GERMANY: 而開坑則主要在於清潔制動粉與及提醒車主換碟時間 (只是作為參考的附帶作用)。
你可以去google avid clean sweep rotor。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1-27 19:36 发表 转自香港车友GERMANY: 而unsprung方面,1磅比不了10鎊,只有若莫3磅的差別而已,引擎活動組件才有10磅,這點留待飛輪部份才加以解釋。
unsprung weight在加减速的时候相当于大约4磅,但是不要忘记,过完的时候由于没有suspension的平衡,绝对是相当于10磅的。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1-27 19:36 发表 转自香港车友GERMANY: 行50km當然無用,過o左120km左右就開始有用,車子真的很安定,轉彎過線感覺好了。
你给我找个能80MPH业余赛车手能过的,超过70度的弯看看。 [ 本帖最后由 mianhuatang 于 2008-11-28 00:34 编辑 ]
17#
发表于 2008-12-1 20:57:18 | 只看该作者
转自 香港宝马谷 germany: q: 12英寸等于1尺都不知道?计算很多的确是估算,但是(12.5-12)/12=0.0417=4.17%,这点公差即使在科学计算里都可以忽略。。。。 a: 不是本人指出,好多這裡與國內朋友唔熟悉以為是真 .....還說什麼數字為王,那作數字是否為寇 兩呎 = 609.6mm,每行一公里需要轉522.426個圈;而當便宜你以後輪的真徑627.8mm計算 = 2.06呎, 即轉507.28個圈,這麼簡單的數學題,你也要公差,其他所有數都有公差,那麼計來幹嗎? 在制動的情況下,差之一呎、足可賠一雙腿,甚至一條命。 你要跟大家玩弄數字,就應準確一點,不要給人定抽後腳的機會。很明顯你所用的假設錯到嘔!時速差一公里也足以影響抄牌罰款! q: 我只玩na,完全不考虑turbo。已经再三强调了,原文是单改ecu没什么用处,加了周边改装当然应该改ecu。 a: 你不是說bmw和porsche嗎?前者有335,porsche也有多台turbo引擎,不知你原來只指na引擎。的確na引擎單純改chip,也只有十多廿匹馬力的進賬,對於你那科學公差,相信又會計算在內。 然而,眾所週知車廠有篇寫引擎程式時,為了較為耐用,一段會保留硬件約10%的動力空間。而原廠ecu,也預留了這一點主動調控相關程式,以達到快一點的目標。就像有些習慣開快車的人,他的車子會較一個慣規行矩步,慢條斯理車主的車子爽快。讓改裝商把這一丁點發掘出來,值不值得實在見人見智,但很多汽車改裝零件,如排氣喉,有時花了錢可能還不如原裝般寧靜好力,這實在未嘗不可的改裝,不用把妀裝商批得體無完膚吧! 下面那個是老品牌,活在老美的你不知有否聽過!有本人經驗,這是最溫和、合法、又不太傷害引擎的改裝商。而於老美改裝寶馬ecu最出名的jim conforti,本人認為他做法慣常以多汽油去保護引擎。雖然可以避免背黑鑊,但對馬力的發放還是稍稍貧燃較為有利。 http://www.superchips.co.uk/models.php q: brake pad outgassing是个公认的问题,特别是有机刹车片和半金属刹车片。真的很惊讶连这个都不知道。 當然不懂,也根本不用懂,因為這是4、50年代使制動才有的問題,1949年新中國才成立啊!現時新制動皮已經改用其他物料,不會再有氣,只會因過熱才會腳軟,自已到各大制動品牌網站查看吧!你好驚?不過也正常,老美的頂級跑車corvette與mustang還是用sohc這種老掉牙的引擎、mustang的尾轆連獨立懸掛都無,重用緊老爺年代的產物,不知所謂! 有人認為自己鑽孔放氣: crossdrilling your rotors might look neat, but what is it really doing for you? well, unless your car is using brake pads from the '40s and 50s, not a whole lot. rotors were first drilled because early brake pad materials gave off gasses when heated to racing temperatures, a process known as "gassing out." ...it was an effective solution, but today's friction materials do not exhibit the some gassing out phenomenon as the early pads. http://www.elisemods.com/lotus_elise_brake_rotors.php q: 不好意思,我还真地用过的。去年在vir上碰见dickinson, david,使用了他的碳纤维刹车碟。知道为什么普通车不用你说的这种刹车碟么?第一,价格不是正常人类可以承受的。第二,磨损速度也非常快,1小时耐久赛就要换一套。第三,产生的热量如何带走时很大的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用过碳刹车。 a: 不用不好意思,你不知這porsche在01年第一次把這玩意用於996 gt2時,以至到今天多間頂尖車廠以把它加裝到頂尖車廠為他們的高階型號加入了ceramic 炭纖制動碟,他們都是預期碟子可以行駛30萬公里,對於日常使用,足以等於車子的一輩子時間。 當以,在賽場上比賽車大損耗是正常,你不知道很賽車是為了一場賽事而生存嗎?從前的f1引擎就是最佳的解釋,賽車從來都是金錢、科技、持術與體能的結晶。而如果散熱能力有問題,f1、gt以至le man 24hrs賽事還有人用嗎?美國的汽車知識只宜作為參考,不宜盡信,他們的賽車在全世界有地位嗎?有那部舉世知名的車手和車隊?做怪獸才是他們的強項,加turbo加nos胡亂low底部車,以為越低就是越好彎,你不見美國3大車廠要政府救命嗎!美國人用錢投票離棄美國汽車技術,換過來你當寶,哈哈! 最新消息是porsche打算為入門車種也提供此制動碟這代表此玩兒將會越來越便宜! 經驗而言,用於法拉利的ceramic制動碟在凍車效能時制動能力一般。 http://www.sae.org/automag/features/naias01prod/porsche.htm 除了ceramic,其他金屬制動碟其實現時已選用很輕巧而堅硬的質料加工制作,不願意花錢但又想好看的,要買那些brembo低階大鐵頭型號倒真的沒辦法,但寶馬oem也曾用這些大鐵頭,不信便找台e38 735i看看吧! q: 听说过rotor上的heat dam么?就是为了防止热量从刹车传递到hat,然后再到wheel的。不知道的话看这里的倒数第二段,你可以去google avid clean sweep rotor。 a: 區區heat dam散走的熱量力比輪胎磨擦地面所產生的熱量大嗎?向來輪胎的熱力主要來源是輪胎與地面的磨擦,要不言車手不會在熱身圈不停繞彎,你見他們有同時制動嗎?相反,一套好的輪圈,絕對有助於制動碟散熱,這是眾所週知的。那為何那雞毛蒜皮的熱量不稱之為”科學公差”呢!已經不成問題的問題還要拿出來辯駁真的極其牽強。btw,的非美國地區不叫brake hat,叫brake bell。另外,網上答案人人可作,找到也要看來源是否夠專業,大品牌,免得學壞師傅! q: unsprung weight在加减速的时候相当于大约4磅,但是不要忘记,过完的时候由于没有suspension的平衡,绝对是相当于10磅的。 a: 每個輪子輕了10磅,據你所講豈不是差了400磅,對個別小車子若果再加上小輪胎不就起步可以差一秒以上嗎?睇睇下面那個網站,雜誌真實測試由19吋改行15吋輪胎,直徑明顯大幅減少,也輕了55磅,但0-60mph只快了0.5秒。如等於如你所述的55磅unsprung等於550磅,加上輪圈呎碼細了,理應快最少一秒吧!公道自在人心,自行判斷吧! http://forums.vwvortex.com/zerothread?id=776885 q: 你给我找个能80mph业余赛车手能过的,超过70度的弯看看。 a: 本人既非車手,也非業餘,但上天橋那些大迴旋彎都經常行60mph,有何奇怪,用的只是 dunlop z1 225/40/1870,當然,這要視呼路面狀況,闊度,有而三條行車線,不要影響他人才玩,但車身部件如果能提供合理下壓力,就算對於過線也是相對正面,那有何不可吧? 輪胎方面,日本專門寶馬汽車雜誌做過測驗,17與18吋輪圈的確重量會輕微增加,但接觸面也相對較大,三個圈的結測試果是每個圈快了0.1-0.2秒,這又是你所謂科學測試公差吧! 最後,本人不知為何你這大作會移來香港發表,。。。,花時間在這重無謂辯論實只想看倌們不要學壞師傅,黑白不分,到時恨錯難返。 改車是樂趣,有些東西如制動、輪胎、車身部件、避震輕飛輪 (手動排擋才有,相信國內不太多人用手排吧) 等實在一試無妨,但記緊在高規格商店進行,最當然是代理如ac schniter等大品牌,或有賽車經驗的機構。據本人所知,現時越來越多國際品牌於國內開設代理,加上各大省市又設有賽車場供你們測試結果,也有賽事讓大眾一試身手,本人也曾有幸參觀,相信只要您們多過十多年,超越香港,追趕台彎,甚至打倒日本也絕不奇怪。 本人工作繁忙,打字緩慢,已經教你這麼多,算不錯了......短時間內無閒花上兩個多小時打文回覆,可嘗試自行到各大品牌改裝商尋找資料。 ---------------------------------------------- (純粹分享經驗,有錯歡迎更正) 巴伐利亞汽車 - 我的終極之選
18#
发表于 2008-12-1 23:02:21 | 只看该作者
占个位 听课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0:13: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2-1 20:57 发表 转自 香港宝马谷 germany: a: 不是本人指出,好多這裡與國內朋友唔熟悉以為是真 .....還說什麼數字為王,那作數字是否為寇
你的确需要在去加强你的科学水平了。。。知道为什么有不同规格的轮胎例如225/45和245/40这种么,就是要保持轮胎周长差不多,防止真是速度和speedometer上不一致。speedometer是计算单位时间内的滚动次数,和1公里有什么关系?不知所云。 你真的要是够sharp的话,应该抓住的是我假设前后刹车碟大小一样这个问题。去抓轮胎直径问题。。。实在是理论功底不够扎实。 另外,实在和你懒得废话这个题目了,实话告诉你,我这个post曾经发表在grassroots motorsports上,当然了,你也可以说grassroots motorsports编辑的水平没你好。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2-1 20:57 发表 转自 香港宝马谷 germany: a: 你不是說bmw和porsche嗎?前者有335,porsche也有多台turbo引擎,不知你原來只指na引擎。的確na引擎單純改chip,也只有十多廿匹馬力的進賬,對於你那科學公差,相信又會計算在內。
搞笑死了你,更我说jim comforti。。。我和jim本人虽然说不上是好朋友,但是也经常在一起聊天。jim认可的,光刷ecu得到的extra hp也就是15最多。他私下还和我承认过,很大程度是靠dyno误差得到的。连jim这种商人都认可dyno的误差,不知道你为什么真么顽固,还是根本就没有科学素质。 btw,我自己用过(现在不用)jim的shark injector,和我自己写的megasquirt ecu程序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不知道如此博学的你有没有自己写过megasquirt 我从不否认ecu可以得到多余的马里,但是花那么多钱值不值得?bang for the bucks这个理论你一定没有听说过 你知道真正看刷ecu的参数是什么么?dyno其实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方面。knock sensor / MAP sensor / injection width / O2 sensor / dwell timing这些都不用看了么?有些performance chip装上去的后果是大幅降低引擎寿命,原因就是这些图都没有。就问你一个问题,volumetric efficiency这个问题刷ecu怎么解决?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2-1 20:57 发表 转自 香港宝马谷 germany: a: 當然不懂,也根本不用懂,因為這是4、50年代使制動才有的問題,1949年新中國才成立啊!現時新制動皮已經改用其他物料,不會再有氣,只會因過熱才會腳軟,自已到各大制動品牌網站查看吧!你好驚?不過也正常,老美的頂級跑車corvette與mustang還是用sohc這種老掉牙的引擎、mustang的尾轆連獨立懸掛都無,重用緊老爺年代的產物,不知所謂!
brake pad outgassing就算你知道好了。cross drilled rotor就是因为outgassing才出现的。现在还存在的原因就是因为部分人觉得好看。但是cross-drilled机械强度偏低是公认的。 brake pad overheat导致刹车失灵?天哪,我在和什么样的人争论???拜托你,多去问问google。现在的semi-metallic and ceramic pad的kneepoint基本上要到800C,大部分的brake fade问题是由于brake fluid脏了,沸点降低,在液压管线里产生气体。http://en.wikipedia.org/wiki/Brake_fade 纠正你一下,不知所谓的是你不是我。首先,mustang更本就不是美国的顶级跑车,美式超跑是corvette和viper。当然了,在香港这种弹丸之地,一般人是无法理解美国跑车的精神的。 纠正一下,美国车特别是corvette喜欢用的不是OHV形式,而是在你眼里更愚蠢的push rod。我本来也认为美氏的push rod更本就是bullshit,但是在越发了解内燃机以后才能体会到small block的精髓。 来比较一下,e60 m5用的s85 v10 NA 引擎,507马力,384磅尺扭力,重量240kg。在m5上,1加仑油跑19miles。排量5升 http://www.europeancarweb.com/features/0501ec_e60_m5_engine/index.html 你眼中愚蠢的美氏push rod LS7 V8 NA 505马力,470磅尺扭力,重量200kg。在c6 corvette z06上1加仑油跑27miles。排量7升 告诉你,在bimmerforums上,无数人讨论过s85 vs ls7了。我承认ls7用了更大的排量,s85更偏重新技术。但是,使用push rod这种“过时”的技术,产生了一台和s85输出旗鼓相当的引擎,而且燃油经济性更好,嗯,美国人的确没有你聪明。 另外建议你去看看这里,为什么无数的人用ls系列引擎去换掉宝马的原装?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这种过时的做法。 http://forums.bimmerforums.com/forum/forumdisplay.php?f=208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2-1 20:57 发表 转自 香港宝马谷 germany: a: 不用不好意思,你不知這porsche在01年第一次把這玩意用於996 gt2時,以至到今天多間頂尖車廠以把它加裝到頂尖車廠為他們的高階型號加入了ceramic 炭纖制動碟,他們都是預期碟子可以行駛30萬公里,對於日常使用,足以等於車子的一輩子時間。
真的不知道你想说什么?我说过了,carbon rotor缺点就是价格贵,寿命相对短。你的论据不都是在支持我的意见么? 911 gt2多少钱?国内我不知道,反正美国是要$140k以上的,还有别的用carbon rotor的车例如mercedes mclaren slr, Porsche carrera gt,一般人买得起么? 至于赛车,特别是耐久赛,我觉得我比你有经验的多。至少我参加过4小时laguna seca,2小时VIR,2小时texas international speedway。知道如何节约刹车么?直到brake pressure / brake force是如何建立的么?直到刹车散热孔导气管应该接在那里么?知道怎么防止brake fade么?明年4月份,我可能还要去参加25小时thunderhill。说真的,建议你去真正的玩玩耐久赛再来争论,光看书有什么用? 我在4小时laguna seca的时候还是用的原装solid rotor,用的事ATE 200刹车液体,也没有发生brake fade。哦,忘了更你说了,我是有bmwcca modify执照的,我从来不对赛车gentle的。 看了你对美国车的研究,我只能说佩服。。。果然是英国体系里出来的。。。嗯,欧洲的就一定好。我在欧洲也不是没生活过,玩车的能力,特别是业余爱好者离美国的水平差远了。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2-1 20:57 发表 转自 香港宝马谷 germany: a: 區區heat dam散走的熱量力比輪胎磨擦地面所產生的熱量大嗎?向來輪胎的熱力主要來源是輪胎與地面的磨擦,要不言車手不會在熱身圈不停繞彎,你見他們有同時制動嗎?相反,一套好的輪圈,絕對有助於制動碟散熱
我绝不否认滚动摩擦产生的热量,你要是死都不承认heat dam的作用,更你就没什么好说得了。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2-1 20:57 发表 转自 香港宝马谷 germany: a: 每個輪子輕了10磅,據你所講豈不是差了400磅,對個別小車子若果再加上小輪胎不就起步可以差一秒以上嗎?睇睇下面那個網站,
你给的那个连接我早在n年前就看过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看,人家测试的是drag,实在不知道,我解释给你听,就算我浪费时间。Drag就是跑直线,看清楚,直线,不是弯道。我说的相当于10磅sprung weight是在弯道里的。我觉得你的阅读能力需要加强了。 我说过了,直线加减速,1lb unsprung weight = 4lb。而他们那个测试结果正好符合1:4的预测值。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2-1 20:57 发表 转自 香港宝马谷 germany: a: 本人既非車手,也非業餘,但上天橋那些大迴旋彎都經常行60mph,有何奇怪,用的只是 dunlop z1 225/40/1870,當然,這要視呼路面狀況,闊度,有而三條行車線,不要影響他人才玩,但車身部件如果能提供合理下壓力,就算對於過線也是相對正面,那有何不可吧?
看我上面的赛车经历。你上过几次真正的赛道?
原帖由 Arthur 于 2008-12-1 20:57 发表 转自 香港宝马谷 germany: a: 本人工作繁忙,打字緩慢,已經教你這麼多,算不錯了......
谢你指教。。。让我了解我在和什么水平的人聊天,说真的要不是有人会被你误导,我才懒得教你。另外,建议你去看看专业的书,不是去看厂商的资料。你的理论是在是非常欠缺。。。 [ 本帖最后由 mianhuatang 于 2008-12-2 00:19 编辑 ]
20#
发表于 2008-12-2 20:30:42 | 只看该作者
他们都说偶是懂车之人,看了半天,我想问,你们辩论的是车吗? 基本看不懂,看上帝聊天。嘻嘻。 我认识一个也在美国的车友,盲刀,他玩车的经历应该不如棉花兄,可咨询和理论还是相当有研究,估计你们能说一块儿去。可惜,好久没和他联系了,要不请他到这里来玩。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BMWSKY宝马会 ( 粤ICP备13075095号-3

GMT+8, 2024-11-15 19:24 , Processed in 1.0363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