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41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Coupe还是Crossover?深度试驾宝马X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8 21:3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今这个时代,轿车与SUV两种车型基因的一定比例混合,估计就是格雷戈?孟德尔(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奠基人,曾有著名的孟德尔定律)也会着实头疼了。随着各式各样的交叉车型(Crossover)的面世,它们在扰乱着轿车与SUV之间的界限,让这一切变得含糊不清,难以理解,宝马也来趟这浑水,于是弄出一个SAC:Sports Activity Coupe。[attachimg]1061[/attachimg]

11.jpg (100.89 KB, 下载次数: 432)

jpg

jpg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顶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1: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Coupe还是Crossover?深度试驾宝马X6

宝马在开发新车型上也不是大姑娘上轿,不要以为X5是SUV,官方称之为一款SAV:Sports Activity Vehicle。也不要固执地认为Coupe就得是双门,现在宝马X6就有四个门。而且X6有一条漂亮的Coupe风格顶部曲线,有这么些特征,它对得起SAC的称呼。 在2008年的北美车展上,2009款宝马X6的量产版正式亮相了。它向我灌输了新的交叉车型(Crossover)的概念。它采用双涡轮增压发动机,400匹最大马力,4.4升V8发动机,另有一款为双涡轮增压的300匹3升直6发动机。[attachimg]1062[/attachimg]

22.jpg (81.38 KB, 下载次数: 389)

jpg

jpg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1: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Coupe还是Crossover?深度试驾宝马X6

首先这里要多说几句,从这次宝马为X6的命名来看,我们应该能看出些端倪。比如今天这款试驾车称为X6 xDrive50i。这在暗示我们未来宝马的四驱车型命名系统会有变化。不再是像现在一样简单的X5 4.8i一类的,而是可能会采用类似的手法,先提出车系别,然后加上xDrive,随后的两位数字会提示出发动机排量,最后一个i应该还是如原先一样表示汽油机电喷,而对于柴油版最后数字会是di。● 基因的结合 在获得宝马提供的2009款宝马X6的参数表之后,我们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部X6是诞生自X5的平台,它也拥有作为一部SUV的典型装备,全驱系统,大尺寸轮胎,既可装人又可载物的内部空间。 但是就像是一部宝马的轿车似的,这部X6同时也装备了一大堆的行驶,制动及安装技术。简要来说,具有宝马自家专利性的技术装备包括有自适应的全驱系统xDrive,先进的稳定控制系统,主动转向系统,还有一种被称为DPC(Dynamic Performance Control)的新系统主要作用是让这部“SUV”有类似轿车化的操控。[attachimg]1063[/attachimg]

333.jpg (81.72 KB, 下载次数: 385)

jpg

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Coupe还是Crossover?深度试驾宝马X6

此时宝马努力要做的是带给我们一款操控像是轿车的一部SUV——一部高性能汽车。这是一个新家伙。● 主动力系统 这部宝马X6有两种具体汽油机型号。X6 xDrive50i采用的是新的双涡轮增压4.4升V8发动机。由于涡轮增压器以V字形置于汽缸组之间,因此可不必对前悬挂做任何调节直接装备在这个X5衍生系底盘上。另一款为X6 xDrive35i装备了3升的直6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我们太熟悉了,在1,3,5系上都能看到它。 两部发动机都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再加上直喷技术,这几乎已经成为宝马未来的发动机模式。相应的小容积的涡轮增压器更快进入工作状态,最小化延迟时间。直喷技术则采用了效果更好的冷却进气装置,这样压缩比可以更高,进而改进油门的响应和油耗。两款发动机也同时在进气和排气两侧都使用了宝马的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进一步拓展了动力极限。[attachimg]1064[/attachimg]

444.jpg (69.68 KB, 下载次数: 368)

jpg

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1: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Coupe还是Crossover?深度试驾宝马X6

对于结果自然也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两部发动机都动力域都相当宽广。V8版从1800到4500RPM时都能输出610牛米的扭矩,直6版则从1500RPM到5000RPM时都能输出407牛米的扭矩。 另外,每一部发动机的峰值功率也更恐怖。V8版为400匹,发生于5550RPM到6400RPM间,而直6版则为300匹发生于5800到6250RPM间。宝马曾宣称V8版的X6的百公里加速为5.5秒,极速限为250KM/H,直6型百公里加速为7.2秒。两部发动机都配备六速自动变速器,并在方向盘后方提供拨片换档。 ● X代表了定位 同X3和X5一样,X6也把全驱系统列为标配。这套响应快速,电子控制的多片离合器在前后轮间分配动力,扭矩分配器在正常状态下是划分为前后40:60。还有一套宝马的新系统那就是DPC系统,在后轴处集成一个差速器并拥有自己独立的行星齿轮,由多片离合器电子控制。可以在两个后轮间分配动力,功能就像是一套主动的限滑差速器。[attachimg]1065[/attachimg]

555.jpg (70.7 KB, 下载次数: 377)

jpg

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Coupe还是Crossover?深度试驾宝马X6

在X6过弯时,DPC系统会将更多的扭矩分配给外侧后车轮,减少转向不足,使得过弯线路更加完美。如果过弯时后部突然出现要失去抓地力的倾向时,DPC系统就会更多地分配扭矩给内侧后车轮由此来减少转向过度。这套DPC系统在减速时也会起作用,可以不靠发动机的负载独立地起到稳定车辆的作用。 DPC对于X6另一个意义在于,它在干燥路面上带给X6一种轿车式的高性能操控,自然的当路面光滑时也会起作用,在路面为泥浆路或是雪地时它会进一步增强X6的通过能力。 这部衍生自X5平台的车型悬挂的调校更像是一部Coupe。一系列的监测器安装于减震器和主动的防滚翻梁,帮助X6即有全地形通过能力也能满足一些人对它激情驾驶的要求。因此这款车过弯时很宝马,尽管或许会有颠簸,但让你仍然保持冷静。两种X6都装备19英寸的防爆胎,同时对于V8车型可以选择20英寸的高性能轮胎。 ● 微芯片的性能 几乎所有的宝马电子设备都在X6上亮了相。包括ACC主动巡航系统,HDC陡坡缓降系统,HSC坡起辅助系统,TSC车身稳定系统,BA和BD制动辅助及分配系统,过弯制动控制等。而且由于采用了DPC单元,宝马的稳定控制系统的临界介入点可以被测量得更加精确,这一点对于喜欢极限驾驶的车迷来说是个好消息,特别是在驾驶一部SUV时这一点几乎是不可实现的。 不过等等,还有更多!这里还有可选的主动转向来在低速行驶时提供更快的响应。X6还有动感的牵引力控制,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设置实现一些守旧派的烧胎动作。它还可以与宝马X6的集成式底盘控制系统协调工作,因此这是一部追求在每一秒都实现自身最优化的车型。 ● 更多是运动,不过倒是还有一点实用性 2009款宝马X6离一部家庭搬运工的角色相去甚远,它的内部只是被设计能舒适地装下四个人。由于其让人又爱又恨的顶部曲线,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其实只比X5的后排低1.1英寸。另外还可以选择一套后座娱乐系统,后排中控台进一步增加豪华氛围。 如果你是想搬物而不是坐人,它能提供的947升行李舱空间,不过通过6/4比例可折叠的后座还能实现更大此时先不提实用性与其轿车式Coupe的定位是否相符,但无疑宝马X6是略糟的风格与高性能个性化的一次深层次的融合,这也让X6从SUV的列表中真正独立出去。 售价方面还是未知数,预计春季结束时会上市销售。所以到现在为止,正是因为没有谁像它,它才看起来像是个好东西 zt 汽车之家
7#
发表于 2008-1-28 21: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oupe还是Crossover?深度试驾宝马X6

难得大哥发好贴,加分了!
8#
发表于 2008-1-28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oupe还是Crossover?深度试驾宝马X6

恩 明年家里可能添置一部X,X6不错~~~
9#
发表于 2008-1-28 22: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oupe还是Crossover?深度试驾宝马X6

DPC系统才是X6最新开发应用的技术.......
10#
发表于 2008-1-28 23: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oupe还是Crossover?深度试驾宝马X6

好有型的一台义!如有机会在此发售,V8价格相信或会超越M3哦.. :default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BMWSKY宝马会 ( 粤ICP备13075095号-3

GMT+8, 2025-1-17 03:15 , Processed in 1.04303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