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防止车内污染为你的爱车排排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5 20: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的父母是否乘坐你的小车时抱怨开空调时好想作呕?你的爱车是否只能靠空气清新剂才能驱走异味?假如以上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估计你的车已经“毒气”萦绕。 近日,《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有望于年底正式出台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 业内人士指出, 标准出台固然有利于降低污染,但解决车内污染更根本的方法是车主提升防范意识,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污染。 现状 少人重视车内“毒气” 佛山荣骏汽车服务站站长黎启星表示,汽车的移动性,注定了其空气环境的复杂性。比方说,不关窗开车,废气轻易进入车内。此外,即使紧闭车门车窗的汽车,空气中的尘埃也会通过空调的滤清器进入。黎启星介绍,目前绝大多数中低端轿车都采用普通的高密度网状的空气过滤器,它们不具备颗粒吸附功能,微尘可以轻易进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绝大多数车主并没意识到车内空气的质量问题。佛山多间4S店负责人透露,车主可能会在车内放置一些香座或空气清新剂驱逐异味,但很少会主动购买一些设备清除室内的浮粒、细菌和车体散发出来的有害物质等。 危害 车内污染易引发疾病 不久前,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协会公布——超八成的轿车车内吸入颗粒物超标,而空气污染是“罪魁祸首”。对此,黎启星表示,虽然目前佛山并没有相关的检测数据,但就车主对车内空气污染意识淡薄这角度看来,车内空气环境应该不怎么好。 有研究表明,车厢内存在大量的细菌以及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容易引起乘车人头晕、恶心、打喷嚏,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疾病。如在空调开启、车窗关闭的情况下,不少人会出现头晕、困倦、压抑烦躁等感觉,这不仅会危害驾乘者健康,同样也会危及路人安全。 成因 车内车外有三大污染源 据了解,车内污染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汽车零部件和汽车内饰释放的有害物质,如车内使用的塑料、橡胶等含有的挥发性成分物质。污染物主要有甲醛、苯、甲苯等,车内难闻异味也来自这些释放物质;二是外面的污染物进入车内,污染物主要来自其他车辆的尾气,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三是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进入车内,包括通过排气管、燃油蒸发等途径排放的污染物,污染物有氮氧化物、微生物、苯等。 有研究报告指出,车内材料有害气体释放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多。温度每增加10℃,污染物浓度上升近一倍。 专家: 标准固然有效 自救更重要 目前解决车内空气污染的问题,一是通过制定车内污染源的健康标准,严禁企业违反标准生产汽车,目前相关的标准正在酝酿之中;二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清除车内污染。有专家指出,空气具有流动性、检测环境的不稳定性等,都对车内空气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造成很大的难度。 业内人士认为,即使新的《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其测量方法》能够顺利出台,也只能对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进行规范。事实上,车内空气污染除了机器本身释放的污染物外,空气中的尘埃如其他车辆尾气排放也是很重要的来源。此外,即使环保的标准能够尽快执行,目前已经销售出去或已经完成生产的几千万辆小车要进行改造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渡期。 佛山领鸿汽配负责人陈培华指出,车主应自觉提高对车内空气质量危害的认识,并通过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车内空气污染的问题,这比单纯等待标准出台来得更有意义。 对策 五大举措减污染 1.车内装饰宜简单环保 许多人将各种装饰物堆放在车上,事实上这种做法不可取。陈培华指出,不少装饰材料采用塑胶材料,容易放出有害气体。 2.定期消毒必不可少 定期消毒可有效净化车内空气,常见手段有光触媒消毒、臭氧消毒等。此外开车还要注意空气流通。 3.汽车氧吧可抑制细菌 汽车氧吧可增加车内空气的负离子含量,有助于抑制细菌、病毒生长、清除空气异味,但不能消除空气中原有的污染物质。 4.活性炭可吸附颗粒 活性炭可吸附空气中的各种颗粒,达到消毒除臭的目的。活性炭在吸附饱和后要及时更换,建议三个月换一次。 5.不宜用含化学成分清洁剂 应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空气清新剂、化学剂清洁车厢。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顶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08-3-5 20: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防止车内污染为你的爱车排排毒

最好是不要买市面所卖的汽车香水,那东西造假的特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BMWSKY宝马会 ( 粤ICP备13075095号-3

GMT+8, 2025-1-17 00:10 , Processed in 1.0448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