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国荣那首《奔向未来日子》是我少年时代最为喜欢的歌,虽已久远了,但一直难忘。那时候看到MTV里的他一袭长衣,孑然踱步,比起英雄本色里的他,记忆更为深刻。“无谓问我今天的事,无谓去想,不要问意义,有意义,无意义,怎么定判,不想,不记,不知。无谓问我伤心事,谁愿意讲失落往事,有情,无情,不要问我,不理会,不追悔,不解释意思……”那时虽是懵懂少年,亦感觉到歌曲中的无奈与失落滋味,它伴随我的成长,那是一首需要用时光来慢慢体会的歌曲,而多年之后才感觉当年只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无谓问我一生的事,无谓去知,不再是往时,有时,有阵时,不得已,中间经过,不会知……”张国荣翩然转身,背影渐渐模糊,是那首歌MTV的结尾镜头,许多人与事,在时光里逐渐模糊,残留的是记忆。
可以说那首《无心睡眠》标志着香港音乐张国荣时代序幕的拉开,1988年,那时已经在乐坛浮沉了将近十年的他终于告别了他的青涩,迎来他的事业高峰期。在那年的一次演唱会上,他挥洒自如地演唱那首《无心睡眠》,他即兴将麦克风架在肩上盘舞,唱功和舞艺渐已接近炉火纯青的他,举手投足无不挥洒着他那潇洒的男性魅力,难再觅得像他那般个性魅力和舞台风采的歌手了。挥掷麦克风铁架的即兴表演,和多年之后张国荣所欣赏的某歌手刻意摔击吉它给予观众并非同一种感觉。那尽兴旋舞的转身,是率性随意的他。人生须尽欢,歌舞亦然。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找痴痴梦幻中心爱,路随人茫茫……”《倩女幽魂》里的那个不失天真的落魄书生形象相信影迷们都难以忘怀吧,那个时期的张国荣除了音乐方面的成就,电影方面也获得了同样瞩目的成绩。《英雄本色》里的张国荣戏份虽是偏少,但也摆脱了他早期情色片和青春片予人的印象,而《倩女幽魂》正是那个转变的标志,《倩女幽魂》的宁采臣,同期作品《胭脂扣》的“十三少”,那些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香港电影的经典。宁采臣驰马转身绝尘而去,张国荣那个转身是他在影坛优美的腾跃姿势。
1989年,张国荣出人意表地宣布退出歌坛,而那时他歌唱事业正处于巅峰,率性的他行事总是让人琢磨不透,张国荣告别演唱会,如天鹅最后之舞,那是极度完美的绝唱,但那极度的华丽也掩不住那份寂寞和伤感,感觉那是所睹的最为精彩最为完美的演唱会(虽然在时隔数年之后曾现场观看复出的他在国内巡回演唱会,而感觉始终不及他那告别演唱会给予的印象,遗憾的是收藏的那张LD丢失了)。曲终人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筵席愈是盛美,散场后愈加失落。将那麦克风封存之后,他匆匆转身退场,匆匆身影,离去时的决绝也许是因为其实不舍。那充满磁性的歌嗓沉寂6年之后重现乐坛,发觉原来当年的那个转身是蜕之舞,复出的张国荣似一全新的张国荣,有了许多不同,而不变的,是他依然精彩动听的音乐。
2003年4月1号,那个无法置信的噩耗传来时,震撼之下只有麻木,无言,也不忍目睹随后那些相关的报道。选择在愚人节那样地离去,是对自己刻薄的自嘲?是不忿上天的愚弄?还是巧合?是谜,无法解开,也没有意义。也许巧合也会成为宿命论的阐据,初中时候曾看过钟保罗、陈百强、张国荣合演的一部影片,他们初出道合拍的《失业生》(实在已是陈旧的记忆,不知道所记得的片名是否正确,好象剧情的意头很不吉利,不像一般青春片单纯的朝气蓬勃或欢乐搞笑),而影片中那三个稚气未蜕的青春少年人,多年之后同样是不幸的命运,先后作出类似的选择,世事之无常,令人黯然。亦舒在《如何说再见》里有大概的那么几句话:我们恋恋不舍的不只是那些离开的人,更多是因我们的自身。如何说再见,在我们生命里总有一些舍不得的别离,那一刻,方知道我们以为已经淡忘的那些,其实还是一直眷恋不舍,刹那,无法压抑的悲恸汹涌而起。他这一次的转身,是永远的诀别。
他的每个转身,留下的是记忆的印痕,时代的背影。张国荣是我最喜爱的歌手之一,自初中时候开始听他的歌,迄今已将近二十载。张国荣,于70年代生的我们,伴随着我们一些难以磨灭的记忆,它们是曾经走过的岁月。就像我的同学在举办婚礼时,所选唱的歌曲通常是他的《深情相拥》或《为你钟情》,因为对于我们,他不只是一个歌手的印象,他的歌声是留在我们生命里的记忆痕迹,他的名字,我们的记忆。而他最后的转身,一个时代也跟随而去,已经远去的岁月背影,只能于机器里播放的音乐中回忆。
刚出道的张国荣,眉宇间总带着淡淡而模糊的忧郁,但不同于陈百强那种轻轻而清晰的悲伤。他的忧郁,淡淡的,而无法抹去。也许是少年的迷惘,眼光如梦,但却不欲他人了解。少年张国荣,如都市迷惘的风,《风继续吹》,他茫然低唱。首次于荧屏见到他,是小学时候看的那出《浮生六劫》连续剧,他扮演的是三少爷车穗生,那时候还没有留意到他的歌曲,他在剧中虽戏份不多,但真挚而腼腆的少年人予人十分深刻印象,光芒丝毫不逊色与剧中同初出道的万梓良,那张秀气的脸带着少年淡淡的忧郁。
不只是少年人的好强,不只是青春期的叛逆,张国荣鲜明的个性总令人瞩目,一向以来都是我行我素,从不大理会世人的眼光,为人行事总出人意表,这也成为他性格的独特魅力。从《有谁共鸣》的无泪倾诉到《无心睡眠》的洒脱不羁,眼里流露的忧郁也渐浓,似有点倦意。《无心睡眠》里的张国荣,不修边幅的衣着,微显凌乱的半长头发,满腮胡髭茬,浑身散发着那种不经意的懒洋洋的不羁气质。若都市里落魄失意的叛逆浪子,他的忧郁拒绝让人了解。他的个性于他的音乐呈现。歌者无限风光的背后是种种不为人所知的辛酸,相对与他同期出道的陈百强,他前期的发展是缓慢了许多,尽管他不是不努力,只是际遇不同,也正是那么些年的磨砺才使其光彩更为夺目。90年代之前的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基本尚属健康阶段,鲜有纯粹依靠包装和炒作便仓促上市的唱片,歌手们要获得成功并非易事,竞争十分激烈,甚至可谓惨烈,即便成功了的歌手也承负着很大的压力与困扰,尤其来自于媒体舆论的炒作与歌迷们无谓的纷争,在当时媒体的报道曾见过陈百强、张学友、张国荣等等歌星都有过其不堪重负的时候。
不少朋友喜欢听张国荣的劲歌,所谓劲歌是香港特有的叫法,无非是歌曲的节奏比较强和快,充满力量感,同时也有好听得厉害的歌曲之解。震撼节奏,配合他充满动感的舞蹈,浑沉磁性的歌嗓,极为性感,张国荣独特的风格确实是当时香港乐坛的一绝。但我更喜欢的是他那些节奏低缓的抒情慢歌,性感之外是感性,那些歌曲才将他低沉磁性的嗓音特点发挥到极致。退隐前的张国荣,忧郁已内敛,眼光如雾。但他仍是忧郁的张国荣,忧郁是他独有的气质,他的身影,他的举手投足,他的歌,他的舞,无不散发着他迷人的忧郁气质。张国荣是捉摸不定的风,时而狂放,时而温柔,随意自如的风。此间,他的几张专辑和几部电影都成为了经典,他的音乐,个人所最喜欢便是那个时期。那几张专辑,经常聆听的是《SALUTE》。《SALUTE》里面的歌曲都是翻唱其他歌手的旧作,经张国荣那低沉而带磁性的金嗓子演绎,赋予那些经典歌曲另一全新的神韵,打下了张国荣自己的印记。此时张国荣的忧郁是沧桑的美感,岁月沉淀的心痛。倾听《SALUTE》,仿若在翻阅一本旧相册,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相片,尘封岁月又再现眼前,虽已褪色,昨日的种种在脑海里却仍历久常新,沉寂里怅然,年华不觉早已流逝,旧欢恍如昨夜的残梦,熟悉而遥远,唱片在机器里转动,惆怅歌声流滞……
《Final Encounter》是他1989年度暂离音乐的最后一张专辑,道别,也是不依依不舍的暂别,《风再起时》,他终归也会回归他热爱的音乐舞台,他所以忧郁,只因道别总是伤感的,尤其是离开了他热爱的音乐,喜爱他的听众。欣赏张国荣,是欣赏他真挚与执着的个性,他的音乐和电影是他的个性,每一次演绎都是那么投入,每一次演绎的都是张国荣本色,尽管他总出人意表。风,总有停歇时候。看过了很多的音乐专辑片,印象里最深刻,感觉也是最为完美,便是他在暂别歌坛那年拍的个人音乐专辑电影《日出巴黎》,故事的场景是美丽浪漫的花都,法国巴黎。张国荣、张曼玉、钟楚红主演,连吴宇森这个大导演也在片中客串了一把。印象犹为深刻的一幕,是当他看到张曼玉离去留下的纸条,挟着的报纸和长条面包掉落了下来,转身夺门追寻她去,一首《最爱》响起,他的脚步如风,掠过街心广场,鸽群惊起,如塞纳河骤起的风,它穿越铁塔,步过凯旋门。有时,当有些人离开了,我们方才知道那人原来就是我们的最爱。
《一切随风》那是他离开人世之后才公开发行的专辑名称,也许是因为那个我们久久不能相信的噩讯,那把声音感觉是掩不住的孤寞与失落,忧郁如风,空怅沉缓,这一次,不忍再聆。他的离去,留下了一些众说纷纭的传言,向来我行我素的他,还会在意俗世的目光?也许只是他倦了。都市的那个午后,是否也有风骤起,纵身风中的他,这一次是永远停歇的飞翔,随风飘逝,远去。感觉我们的记忆也随之离去,永远失去了,曾经的年华也随之成为了沉痛的悼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