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人才、竞争力、高科技,让我想起了郎咸平的“6+1”产业链论,
“实际上,中国的产品制造业只不过是国际产业链里利润最薄的一环。
实际上,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6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在国际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实际制造的那部分产值如果是1美元,那么,其余部分的产值就是9美元。这6大环节创造出了9美元的价值,是整条产业链里最有价值、最能赚钱的部分。不过,在现在全球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中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不是我们中国企业所控制的。
在国际分工之下,中国的大多数企业被分到附加值最低、最消耗资源、最破坏环境、不得不剥削劳动者的制造环节。而其他有价值的环节基本掌握在欧美各国的企业手中。因此,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
欧美凭借其主导的产业链,依靠其在订单上的优势,支付给中国工厂的价钱可以远远比自己制造还便宜。而且,欧美可能通过立体营销,全面挤压中国品牌;如果强攻不下,就利用合资、合作、收购等方式,悄悄消灭中国的这些企业和品牌。而地方政府丝毫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反而盲目地欢迎一切外商投资。”
中国的问题不是生产什么的问题,就目前的世界分工和中国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我们生产牛仔裤不赚钱,就算是生产CPU也一样赚不到钱!!!
想一下就会明白,产业链中,最需要人才的环节绝不是生产环节,而是由欧美控制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环节。于是,相应的人才在国内也没有用武之地,再加上,赚不到钱的企业如何能拿出优厚的待遇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 本帖最后由 巴依尔 于 2010-5-11 14: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