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8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最能YY的国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 13: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韩国学者称炎帝蚩尤等中国神话源自韩国

新快报10月31日报道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主张,通常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神话对韩国神话造成了影响,其实是韩国神话对中国神话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郑在书还主张称,《山海经》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风伯等东夷系的神均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出现,很多神话传说都是源自韩国。

  中国神话蕴涵韩神话原型?

  据报道,韩国比较民俗学会将在文化观光部的赞助下于11月1日至2日在首尔新闻中心举行“公开韩国神话本来面貌”学术大会。郑在书计划届时发表一篇考察韩国神话对中国神话所造成影响的论文。郑在书将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对中国神话接受韩国神话影响的原因进行剖析。

  郑在书表示,从空间角度分析,中国的神话很难说是一个民族或则一个国家的神话。中国神话形成时有无数民族共同居住在中国大陆。因此郑在书认为中国神话实际上可以说是融汇亚洲各种神话的“东方神话”。

  从时间来看,汉代时的中国人整理出以黄帝为中心的神话,并自称为“黄帝的子孙”,但到了近代以后又添加了炎帝,推崇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炎黄子孙”。

  报道称,中国最近将黄帝的最大敌人蚩尤也算进祖上神行列,推出了能将亚洲各民族都算进中国人范畴的新的神话体系。从这些方面来看,像海绵一样吸收周边文化的中国神话中很可能蕴含韩国失去的古神话原型。

  高句丽壁画中发现中国众神

  在此之前,郑在书在题目为《寻找失去的神话——中国神话中的韩国神话》文章中,围绕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探索了被中国神话“溶化”的韩国神话。

  郑在书还主张称,《山海经》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风伯等东夷系的神均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出现,为韩国提供了找寻已失去的韩国神话的又一个根据。郑在书强调,韩国神话研究也应该在全亚洲范围内实现多样化且丰富的重组,而不是局限于朝鲜半岛或国内资料。

  中韩文化之争事件簿

  ●2007年8月,一部名为《蚩尤天皇》的韩国历史小说将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蚩尤追溯为韩国祖先。

  ●2007年6月,某韩企声称豆浆是韩国人所发明,更引韩剧《大长今》画面将之称为“韩国国饮”。

  ●2007年3月,韩国历史剧《朱蒙》,遭中国网友痛批丑化汉朝,美化韩国,扬言抵制。

  ●2006年10月,韩国在德国举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展览。

  ●2006年10月,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甚至有韩国学者“考证”认为,神农氏和李时珍都是高丽人。

  ●2006年10月,一篇在网上流传的《韩国史》地图将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大部分领土划入古代韩国版图。

  ●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网民建议

  国人应寻回自己的文化“魂”

  有网友认为,在批评他人抢夺中国文化的同时,国人更应自我反省,“中国自己的一些传统文化已发生断裂,中国人应首先反思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寻回我们文化的‘魂’,才不会让韩国人和日本人真正拿走那些本来属于自己的荣誉。”
 
  专家看法

  文化争议证明中韩历史联系

  有专家认为,中韩在历史、文化上发生如此多的争议,恰恰表明两个民族在历史上有密切的联系,而这正可以成为今天两国之间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友谊的理由。



『凝雪晨最后编辑于2007-11-1 13:10:24』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顶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07-11-1 16:08:0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最能YY的国家!

BMWSKY的一号才女,顶啊!

3#
发表于 2007-11-1 17:46:0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最能YY的国家!

韩国人不是一般的YY,只有在经济上彻底把它征服,它就没什么牛气的了!

你看看它们的皇帝穿着明朝的官服就知道了它们到底是属几品的~~~~

它们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说明一点,也是中国人,只不过现在变姓了!

4#
发表于 2007-11-7 02:54:0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最能YY的国家!

小凝啊 坦白說 我懶得看 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BMWSKY宝马会 ( 粤ICP备13075095号-3

GMT+8, 2024-6-26 12:55 , Processed in 0.0328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