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1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 疲態畢露的中國互聯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28 23: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疲態畢露的中國互聯網
 

儘管第一個衝出起跑線,但很快,中國的劉翔就被古巴小將羅伯斯趕超了——這是發生在2007年德國斯圖加特室內賽上的真實一幕。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互聯網領域。由於後勁乏力,中國互聯網在耗光了最初的激情後,也在開始全面減速。這個曾與美國站在同一個起跑線的新興產業,在經過短暫十年的競跑後,已經疲態畢露,而與對手的距離也漸奔漸遠。

從表面看,國內互聯網還是一片繁榮:網民數量達1.37億,超過總人口的十分之一;互聯網經濟(包括電子商務、遊戲、語音IP、搜索、網上銀行等)總量接近5000億元人民幣,占中國經濟總量的5%;而網站數量之多,也在十年前無法想像……

但一個產業的衰變,已於無數的細節之處露出了端倪。在種種貌似繁榮的景象之下,巨大的危機正在悄悄臨近。

利潤大滑坡

全球Alexa最新TOP500排名中,中國網站數量已突破83家。隨著中國網民數量的急劇增加,這一數字還有望不斷攀升。

而與這一勢頭形成極大反差的是,除了百度、騰訊等少數網站外,國內絕大部分的互聯網公司的盈利能力卻在不斷下降。

許多老牌互聯網公司最近三年的財報數字無疑是個佐證。

從2004年至2006年,新浪公司的淨營收均在2億美元左右徘徊,分別為2億美元、1.936億美元、2.129億美元。

「後勁乏力」這一詞彙也可以用在搜狐身上。從2004年至2006年,搜狐公司的淨營收分別為1.032億、1.083億美元、1.342億美元,但其淨利潤則分別3560萬美元、2980萬美元、2590萬美元。而且由於博客、視頻等新業務盈利無望,這種業績上升而利潤下滑的趨勢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改變。

近年異軍突起的網易公司和盛大公司,由於在網絡遊戲領域面臨的激烈競爭,其最新財報也同樣表現得不如人意。

由於受到信產部和中移動兩方的聯手壓制,國內純SP概念的互聯網公司更是哀鴻遍野。在2月發佈的多家公司財報中,TOM、空中網、掌上靈通、華友世紀等公司業績不增反降。

而且,由於核心業務受制於運營商,他們的長期發展也不為投資市場看好。

再讓我們反觀國外的老牌互聯網企業:在過去兩年間,即使面對Google等巨頭咄咄逼人的攻勢,雅虎公司依然通過各種創新業務獲得了業績增長。其營收從2005年的52.58億美元增至64.26億美元,淨利潤也由8.86億美元增至10.11億美元;eBay的淨營收由46億美元增至60億美元,淨利潤則比2005年增長4%至11億美元。就是最不被人看好的AOL,也很大程度上幫助時代華納創造了利潤翻番的好成績。

當然更不用說連續創造神話的Google公司。2006年第四季淨利潤達10.3億美元,遠超上一季度的7.33億美元。可以說,Google依然在持續創造神話。

這些對比總是讓人變得困惑:中國互聯網公司怎麼了?為何當年帶領中國互聯網走出盈利困境的三大門戶網站,也同樣遇到了後勁不足的煩惱?中外差距為何拉大?這到底是黎明前的黑暗,還是夜晚來臨前的黃昏?

畸形的新興力量


如果說各大互聯網公司已是「江郎才盡」,都在吃老本,難有更大突破,那麼,代表互聯網發展趨勢的新興網站,是否有希望取而代之?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實際上,比起大公司,國內數量眾多的Web2.0網站的日子更為艱難。在新一輪的互聯網泡沫浪潮中,擁有多年積累的大公司也許能倖免於難,甚至還可以適度擴張,而這些新興的網站們卻似乎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

最能代表Web2.0當初的「中國力量」的貓撲,在多次裁員之後,已經與上市夢想漸行漸遠。

隨著視頻熱潮湧起,國內類似YOUTUBE的視頻分享網站一夜之間也超過了500家,然而,即使是最有財力的網站,也只能在日復一日的燒錢運動中苦苦煎熬,看不到多少盈利的希望。

昔日輝煌一時的博客網站,更是淪落至門庭冷落。由於各大門戶網站的殺入,這些最初普及博客概念的專業運營商們已經成為炮灰。

被媒體吹捧為「80後新貴」的高燃,在風光一時的草根創業歷程中,也被資本的力量拉下馬背,成為對互聯網浮躁氣息的一個小小註解。

「中國互聯網產業幾乎沒有藍海,只有紅海。」千橡集團董事長陳一舟的一聲歎息,幾乎道出了所有Web2.0創業者的共同心聲:由於缺乏核心競爭力,眾多新興網站都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大網站跟進是把這些新興網站逼上了懸崖。

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兩個不同時代中找出差距:在上世紀末幾乎一無所有的互聯網初期,一些國內互聯網公司達到了海外上市的目標,並在多年的堅持下找到了中國特色的道路,艱難實現了盈利的夢想。

1999年中國網民數量僅有210萬,電子商務、網絡支付、物流等難題難以解決,商業模式也幾乎無從說起。而現在,網民數量是當年的50倍,互聯網難題早已迎刃而解,融資規模也是大大超過以前的規模,可以說,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但遺憾的是,雖然先天條件不錯,眾多後來者卻無法超越前人。除百度外,新興互聯網公司在過去兩年無一海外上市。倒是與傳統行業關係密切的分眾、如家、新東方取代了傳統意義的互聯網公司。這是互聯網的悲哀,還是互聯網的必然軌跡?

觀察者的聲音

「以前我很驕傲,沒有政府支持,沒有銀行貸款,中國互聯網發展起來了。而現在,什麼都有了,卻不再是我認識的那個互聯網了。」近日,互聯網資深人士謝文向《財經時報》表示。此前在很多場合,他也表示了對中國互聯網的失望之情。

謝文認為,在互聯網的第一輪競爭中(從1995年至2003年),中國互聯網並不比美國遜色,無論是創新力度,還是影響,還是創造的SP、遊戲、電子商務等模式,中國幾乎都走在全球的前面。而現在,中美差距卻被無限拉大。

在謝文看來,除了百度、騰訊、攜程等少數互聯網公司還相對健康外,大部分的互聯網公司目前都在陷入困境。「嚴格來說,中國甚至沒一家真正的、有創新精神、朝氣蓬勃的互聯網公司。」

他還指出,互聯網作為數百年一遇的新工業革命,目前僅發展十餘年,更多創新還沒有挖掘出來。那些指責互聯網缺乏「藍海」的說法顯然過於短視。

互聯網分析師呂伯望也有同樣的感受。

「我從1997年就開始上網,我知道互聯網本來不是現在這樣的。」呂伯望評價說,「現在很少有能沉下心做事的公司,大家都在追逐短平快,指望一夜暴富。」

但呂伯望也認為,互聯網的技術變幻依然遠遠超過其他行業。而且各個技術領域的融合之處,也可能產生無窮變數,從而使大量新興網站創造出新的神話。「前提是,要腳踏實地,改變現在的浮躁心態。」(02261)

本文已經《財經時報》授權刊登

免責聲明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顶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07-3-2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ZT 疲態畢露的中國互聯網

字好多,繁体字也不喜欢!

先顶,改天来看!

3#
发表于 2007-3-2 10:55:00 | 只看该作者

ZT 疲態畢露的中國互聯網

在说什么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BMWSKY宝马会 ( 粤ICP备13075095号-3

GMT+8, 2024-6-26 15:03 , Processed in 0.0303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