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公路”—二十四拐 二十四拐俗称二十四道弯,又称史迪威公路。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位于县城南郊1公里,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明清时代,此处是婉蜒的古驿道,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寺旁岩壁之上,有"甘泉胜迹"、"云陵山色"、"乌道干重"、."且以饮人"等石刻。鸦关之雄险,名噪滇黔,明诗吟诵"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 公路二十四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筑时毁之。民国16年(1927年)贾善祥奉省主席周西成及贵州公路局局长马怀冲(睛隆人)之命,进行踏勘。民国24年(1935年),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再度进行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于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当时修筑的路,路况极差,时常发生土崩,--般只通马车,儿乎没有通过机动车,即便勉强通了车,常有车辆冲出路面。在干躁的天气里,车一开便起很大的灰尘,驾驶员根本看不清路,而*雨天,道路泥泞又很容易滑入深谷,车祸频繁i被人们喻为"鬼门关"。 二战时朔,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当时中国的"陪都"重庆。二十四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本对华发动侵略,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其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陪都"重庆后,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美军抢修后保留至今的二十四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虽坡陡弯急,但视线却很明朗开阔,心绪平稳,无惊恐之感。现在由县公路局养护,仍可通车,但只有很少车辆通行。己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4年,贵州省公路局在二十四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纵坡放缓,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泥青路,在山脚与二十四拐的下山路口相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 二十四道弯之雄险,皆因其依山筑造,工程艰险,山势陡峭,弯道频急。由关口向远处眺望,山峦叠起,横直连绵,薄雾裳绕,云海茫茫,气势磅礴,向关下俯视,二十四道弯仿佛游蛇下山,欲饮山脚之清泉,从关下往上仰视,其弯道犹如白龙盘山,真可谓"万山飞翠上吟肩,路曲行人似蚁旋",给人既有惊心动魄之感,又有心旷神怡之处。从关上经过,可见脚下浮云连绵,烟气莽莽,加入天宇。穿过云海,行至悬岩下,即可见二十四拐左侧的悬岩飞瀑。盛夏时节,可见两涨清泉从悬岩之上,飞流直下,确是"悬岩挂白虹,细雨日飞空"。 公路二十四拐虽险要,然其设计之精巧,造工之庞大,可谓巧夺天工,匠心独具。道旁的上下挡墙,均由五面石砌成,经半个世纪之风雨,仍完好如初,既可见西方的先进建筑技术,又可见当地民工的精工巧琢,不失为罕见之历史珍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