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27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什么叫民族素质?德国一公司负责中国铁桥83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 09:4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在兰州承建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并承诺大桥80年质量不变。89年曾致函兰州市政府,询问铁桥状况,并申明合同到期。

    1990年,从德国来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他们说是当年泰来洋行的承继者,是从档案里发现这座铁桥的资料,认为应由他们肩负承诺。于是,他们对大桥进行测查,发现大铁桥基本完好。为了延长大桥寿命,他们建议,桥身可以加固,并可另加弧形拱架增强桥身力度。检修之后,兰州铁桥更加雄伟,外观更加壮丽。

  大桥旁,是“黄河母亲”雕像公园,你走到这儿,导游小姐都会给你讲讲这铁桥的故事。而一个企业,历经无数变革、人事更迭,83年后仍不忘当年承诺,更令人感叹。

qq.jpg (117.87 KB, 下载次数: 113)

qq.jpg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顶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10-9-1 11:45: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德意志民族的那种认真精神!
3#
发表于 2010-9-1 14:08:33 | 只看该作者

德国建造的青岛下水道:一百年前的领先

很多人是由雨果的《悲惨世界》认识“巴黎地下博物馆”的,作者甚至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介绍这宏大的地下排水系统。我曾被派遣专程去参观考察过这能跑车能行船甚至可以作为欧美大片中追逐逃亡、枪战爆炸拍摄场地的巴黎下水道,回来后啧啧称羡的同时又连连摇头。很显然,这样的排水系统的确先进方便,但花数倍乃至十几倍的成本建造这样一劳永逸的排水系统,就我们虽然庞大但需要多方分配的财力来说,这样的规划至少在目前还只能是梦想。

    但两年前一段德式下水道的出土,却彻底改变了我的认识。有些事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样,只跟钱有关。

    那段下水道已经在青岛的城市街道下静静躺了一百多年,挖出来后选了一截放在青岛市博物馆的展室里。100多年前,德国人在占领青岛期间,为这个沿海小渔村构筑出了最初的城市雏形,同时也设计了当时在中国尚属新鲜事物的现代排水系统,有很多路段的管道一直沿用到现在,其中雨、污水分流的模式即使到今天也还有很多城市没能做到。

     德占时期的排水管道,是为三四十万人口的城市规模而设计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后,青岛早成了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原有管道的排水能力自然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城市的需要,于是那段依然完好的排水管道才有机会“出土”。

    作为一名城市建设者,我曾在青岛博物馆仔细观察过那截下水道。从横断面来看,它高约80厘米,上大下小呈蛋状而不是现在通用的圆形,上半部分简单地以水泥抹面,下面大约二分之一高度的部分贴了白色的瓷瓦,现在依然釉面光亮。

    下半部分呈“V”型的部分,确保了在污水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流速,使污水中所夹杂的泥沙污物被冲击得没有沉淀的机会,减少了日后的养护。而贴上了光滑的瓷瓦,又能确保污物垃圾不会被毛刺挂住,减少了堵塞冒溢的可能。上半部分呈半圆形,直径比较大,又能在水量比较大的时候确保过水面积。上大下小的蛋形结构,还可以让管道拥有尽可能大的承压能力,因为埋在城市街道下,管道所承受的压力主要来自上方,横向方面的压力相对来说就要小得多。

    正是这样巧妙的设计和很高的建筑质量,才让100多年前建设的排水管道一直使用到现在,还让人为之赞叹,值得借鉴。

     实际上,这截贴上了德国制造标签的管道,完完全全是“MADEINCHINA”,采用的材料是地道中国生产的,施工的工人是地道的中国人,当时在青岛的德国人,除了住别墅的就是住军营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做基础工作的技术和施工人员。他们所带来的,只是认真而又富有远见的设计理念和为达到设计目的而严格坚持的施工质量而已。这也许就是现在的我们和一百多年前的德国人之间存在的差距。
4#
发表于 2010-9-1 14:09:53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很多城市的水漫金山,可见中国城市建设的滞后!官员要的是眼前的政绩,表面的光鲜!
5#
发表于 2010-9-1 14:50:0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就算了吧,跟别人是比不了的。
6#
发表于 2010-9-1 18:46:0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很多的中国公司都在提打造百年老店的口号,希望他们能看到这篇文章。很多事情是要身体力行去做的,喊喊口号是远远不够的。
7#
发表于 2010-9-1 19:19:54 | 只看该作者
别说了。心痛!
8#
发表于 2010-9-1 22:54:4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能喊号已经算进步不少了...人家以前的座右铭是"懒得理你"...要不就是"让你下狱"...
9#
发表于 2010-9-2 10:30:52 | 只看该作者
又学到新的知识,不错。
10#
发表于 2010-9-4 09:46:51 | 只看该作者

从我做起

看了别人的东西,我也心痛,可是我只能说:我们都来从我做起。不要感叹这个、那个了,朋友们从我做起吧。相信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BMWSKY宝马会 ( 粤ICP备13075095号-3

GMT+8, 2024-6-9 08:59 , Processed in 0.03950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