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人间行走手册 全球最具魅力的50个地方

[复制链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15:25:46 | 只看该作者
  6.巴塞罗那barcelona

  塞万提斯提到巴塞罗那的时候,说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可能是因为她靠近法国,兼有着法国的浪漫和西班牙的热情,让人难以抗拒她的诱惑。
  巴塞罗那的美不是用来观赏,而是用来享受的。这个城市每个角落都散发着节日般的闲散和享受气氛。市中心有开阔的加泰隆尼亚广场(PlazaCatalunya)和面向地中海的和平之门广场(Plaza Puerta de la Paz),据说500多年前,哥伦布就是从这里扬帆起航驶向地中海,后来发现了新大陆。人们可以在广场上歇息,喂喂鸽子。两个重要的广场之间便是兰布拉大街(the Rambla)。这条美丽的步行街上随处有卖鲜花,到了周末,这里更成了花的海洋,芬芳四溢。路边有拉琴卖艺的,为人画素描的,身涂油彩做活雕像的,还有摆地摊卖各式民间古董的,整条大街充满了明快的生活乐趣。穿着随意,不拘小节的巴塞罗那人就在这样的街道上悠闲游荡,看看活人雕塑,看看卖花姑娘。湿润的地中海暖风,让巴塞罗那的夜晚没有寒冷,而只多了一份华灯初上的温馨。夜间十点钟的巴塞罗那,路上热闹依旧。每到周末,路边的酒吧咖啡馆必定爆满,巴塞罗那人爱喝酒,周末常常三五知己相约,不醉不归。这份生活的闲适只怕神仙也要羡慕。
  一个在巴塞罗那生活了十几年的艺术家说:“如果你想在巴塞罗那做出一番成就,必须得有强大的意志力,因为只要你愿意,每个晚上都有聚会等着你,甚至好几个聚会。”可能真是这样吧。据说即使是佛朗哥的法西斯统治时期,在巴塞罗那每个人仍然有几个情人。在这里你可以放纵自己的感官,尽情享受生活中的每一种乐趣。
  地理方位:巴塞罗那是西班牙东北部加泰隆尼亚(Catalonia)自治区首府,北邻法国,东南部濒临地中海,是地中海第二大港,也是西班牙仅次于马德里的第二大城市。
  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人口:160万
  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
  语言:西班牙语,加泰隆尼亚语
可看景点:
  神圣家族大教堂(Sagrada Familia):巴特娄宫(Casa Batllo);米拉宫(Casa Mila);毕加索博物馆;奥运村及奥运会主体育场。

  神圣家族大教堂:巴塞罗那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高迪的代表作。教堂始建于1882年,但是因为资金问题至今未能竣工。这也是一座有极大争议的建筑,有人为她疯狂,也有人说那四个高高的尖塔像四块饼干。但是不管怎样,巴塞罗那人认同了这座建筑,选择用她来代表自己的形象。

  巴特娄宫:著名建筑师高迪(Gaudi)的代表作之一,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色彩鲜艳,外墙面不规则,给人怪异的感觉。
  米拉宫:高迪的又一作品,多用流线结构,承袭了高迪一贯的怪异风格。
  毕加索博物馆:毕加索和画家达利,建筑怪才高迪,建筑家米罗一样,都是巴塞罗那引以自豪的艺术巨匠,他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毕加索博物馆藏有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主要作品。
  奥运村及奥运会主体育场:1992年奥运会让巴塞罗那的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也为她带来了每年近5000万的游客。可以说奥运会改变了巴塞罗那。奥运村是全市的最高建筑物,因为临近海边,风景优美,现在已经成了巴塞罗那一景。而当年的主体育场也是游客们必去的地方,体育场可容纳7万人,共两层看台,到这里参观的时候或许你还会想起当年精彩的赛事。
5#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15:15:25 | 只看该作者
  5.伊斯坦布尔istanbul

  几十年来魅力不减的邦德曾在The World is not Enough里说,“我总是希望能在伊斯坦布尔过圣诞节。”也只有伊斯坦布尔这个世界上唯一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才能让邦德向往,让他愿意在这里度过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个有2700年历史的城市里,有东方与西方的交汇,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结合,还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只有在这里,你是谁已经不再重要,“只要你在伊斯坦布尔住上一个月,你可能就会变成诗人,画家,情人,更重要的是你就会变成一个伊斯坦布尔人。”在伊斯坦布尔经营着一个有300年历史的浴室的老板这样说。对于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不断变化自己身份的邦德来说,这种最终的归属感是不是就是他最后追寻的目标呢?
  博斯普鲁斯海峡把伊斯坦布尔分成新城和旧城两个区,欧洲和亚洲在这里隔海相望,隔着六小时轮渡往返的距离,而博斯普鲁斯吊桥这座全世界最长的吊桥又让欧洲和亚洲贯通起来,从欧洲到亚洲也不过就是走过一座桥的功夫。欧亚两洲的距离不仅在空间上缩小到极点,而且因为伊斯坦布尔特殊的地理位置,东西方两种文化在这里也接近于零距离,融合多于对立。
  这里有清真寺,基督教教堂,还有犹太教教堂。最著名的当然是现在已经被称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Ayasofya Muzesi)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它最初(公元326年)由君士坦丁(Constantine)大帝兴建,当时堪称世界最大的教堂,6世纪查士丁尼(Justinian)大帝将它改建成拜占庭式的建筑,并且把它作为基督教教堂,到了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又把它改成清真寺。不过教堂顶部的基督教壁画还在,拜占庭式的马赛克画也保留了。
  宗教的变迁和建筑风格的变迁,让圣索非亚大教堂呈现出多元融合的魅力,这个火红色的清真寺,以及周围四个尖塔的形象,是整个伊斯坦布尔,乃至全世界最精美的建筑之一。从这里,你可以读出伊斯坦布尔1600年来作为罗马、拜占庭、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首都的辉煌和沧桑。
  圣索非亚大教堂对面就是全市最大的清真寺苏丹·艾哈麦德清真寺(Sultan Ahmet Camii),因为寺内装饰了2万多块蓝色瓷砖,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蓝色瓷砖反射出奇幻的蓝色光芒,所以人们都叫它“蓝色清真寺”。这里能容纳3万多教徒同时祈祷,即使不去做礼拜,也能听到通过清真寺的大喇叭里传出来的祈祷歌声,每天早上5点15分准时开始放送,一天播放5遍。
  虽然宗教气氛浓郁,但等到夜晚,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灯红酒绿与世界其他现代大都市也没有什么分别。保守的妇女裹着伊斯兰式头巾,但也有开放的姑娘大胆地穿着露脐装。
  伊斯坦布尔市中心有一个被誉为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室内集市(Kapali Carsi),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说它是个城市也不过分,因为这里有大大小小四千家店铺,出售的物品从地毯、皮革、金银器具到、珠宝玉器、时装香料不一而足。在迷宫般的走廊里,看着店铺交错,听着人声嘈杂,真让人又回到当年丝绸之路尽头的集市的幻觉。
  地理方位:土耳其西北,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与马尔马拉海(Marmara)交界的地方,也是欧亚两洲交界的地方
  面积 :5773平方公里
  人口 :超过九百万
  历史:伊斯坦布尔有26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660年,希腊人在此建都,史称拜占庭。公元330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重建该城,并迁都至此,将城市名称改为君士坦丁堡(意思是“君士坦丁之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此后数百年里,这里一直是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上称公元7世纪以后的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这里就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并定都于此,改名为伊斯坦布尔。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定都安卡拉,伊斯坦布尔结束了作为王朝首都1600多年的历史。
主要景点:
  博斯普鲁斯海峡,金角湾,蓝色清真寺,圣索非亚大教堂,托普卡普宫殿。

4#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15:14:24 | 只看该作者
  4.巴黎paris
  巴黎似乎从来就是一座梦想中的城市。在官方网页上,她被称为“光之城”,光在西方人心目中一向是上帝的化身,也许巴黎人认为自己离上帝更近一些。也难怪徐志摩当年曾感叹“到过巴黎的一定不会再稀罕天堂。”也有人叫她“巴比伦”,那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在小说《重返巴比伦》中对巴黎的称呼——一个只有奢华与享乐的梦想之都。也许没人能说清巴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但每个人都确信他们在巴黎度过的会是此生最难忘的日子。
  大多数游客心中向往的,是一个古老而浪漫的巴黎,也就是沿着卢浮宫——香榭丽舍大街——协和广场——凯旋门这条完美的中轴线开始他们的旅行。的确,巴黎是个极具历史感的城市,这里的名胜古迹已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与这些经典古迹并存的又是另一个巴黎,一个充满前卫与波西米亚气息的巴黎。
  只要搭上巴黎的地铁,就能清楚地感觉到这一点。巴黎地铁历史悠久,有些车站特意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原来的风貌,看起来好像一座古董博物馆,而有的车站又充满未来气息,有如科幻世界,比如la défence地铁站。从这一站走上地面,矗立在你面前的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夸张无比的“新凯旋门”。实际上这是一个可以容纳5000人办公的大厦,它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可以把整个巴黎圣母院放进去的大门。有趣的是,新凯旋门正处在卢浮宫——香榭丽舍大街——协和广场——凯旋门这条中轴线上,居心叵测地与凯旋门遥遥相望,大有打破完美和谐的野心。
  如此“离经叛道”的建筑在巴黎绝非仅有。如果说卢浮宫代表着法兰西的古代文明,那么蓬皮杜中心便是现代巴黎的象征。这里是前卫艺术的殿堂,展出了西方20世纪以来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而中心本身的设计也是给人强烈视觉冲击的前卫建筑艺术。所有的柱子,楼梯,管道等等以前要刻意藏匿的东西都被放在室外,整座建筑看上去好像被五颜六色的管道河钢筋缠绕着的化学工厂厂房。当初这个“怪物”当然也曾备受非难,不过现在它已经与巴黎的其他古典建筑相安无事。
  巴黎也许是最受异乡人欢迎的城市,它几乎成了文学与艺术的“麦加”,有多少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和作家在这里居住生活过?还是问有多少没有到过巴黎吧,那样计算方便一些。19世纪中期以后,巴黎更是成了一座放逐者的城市。这里有宽松政治气氛,有学生,文人,艺术家掀起的反文化潮流,也就是所谓的波西米亚文化,所以人们选择到巴黎来流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巴黎聚集了众多美国作家,包括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这群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被一战冲击得无处藏身,他们受不了,逃了出来,他们需要艺术氛围,因为他们还要继续以创作为生,同时他们也抛不下感观和物质享受,他们需要咖啡,需要女人和葡萄酒,需要舞会,于是他们逃到了巴黎。

  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巴黎,似乎也只有巴黎才能够包容这群时而清醒,时而酒醉的年轻人。他们只是巴黎的匆匆过客,但却在这个停留的城市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他们用笔让巴黎的瞬间永恒,也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永远留在了巴黎。走在塞纳河边,坐在路边咖啡馆里,一个异乡人也许能体会到巴黎城里某种淡淡的忧郁和流浪情结。上个世纪“迷惘一代”在这里留下了太多流浪和感伤气息,到今天都挥之不去。漫步巴黎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什么会在记忆里留得更久一点,是凯旋门还是某个下午在某个露天咖啡馆的一杯咖啡。
  “巴黎不仅仅是个地方,它已经成了一种精神状态。”无论你是谁,都可以在这个既怀旧又前卫,既宁静又喧嚣,既国际化又本土化的城市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剂量心灵解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巴黎是最适合异乡人停留的。你可以去卢浮宫欣赏《蒙纳丽莎》,也可以去蓬皮杜中心看毕加索;你可以去巴黎歌剧院,也可以去香榭丽舍大街上的红磨坊;你可以到巴黎来逃避生活,也可以来这里纯粹地享受生活。
  其实巴黎在世界各处无所不在。也许你没有去过巴黎,但你很可能在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某个叫做“左岸”的咖啡馆里留连;你不必出国门,就可以领略来自巴黎(或者号称来自巴黎)的时尚产品,可以感受巴黎“春天”。可是你打算什么时候去一趟真正的巴黎呢?
  地理位置:法国北部,塞纳河边
  人口:210万
  气候:温和的海洋性气候
  值得游览的景点:
  卢浮宫:原本是法国王宫,自1190年建成以来,这里曾居住过50位国王和王后。现在卢浮宫已经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收藏着40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稀世珍宝。它包括六大展馆,198个展览大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便收在绘画馆中,而爱神维纳斯雕像则立在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馆里。
  凯旋门:与卢浮宫遥相呼应,是拿破仑为了让人记住自己的辉煌战绩下令修建的。拱门的顶端和内侧都雕刻着波拿巴获得的大大小小战役的胜利,内墙上还有他手下588名将军的名字。每年的重大节日或是特殊庆典,法国民众都会在凯旋门下狂欢。凯旋门已经成了法国的标志。凯旋门下是为了纪念两次世界大战阵亡将士的无名烈士墓。每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法国总统都要到这里来献上花圈。
  巴黎圣母院: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处处都有精美的雕像和浮雕。不过大部分人到巴黎圣母院来并不是为了看建筑,而是塞纳河上的日落。到黄昏,教堂里的人才慢慢多起来。据说为了上教堂塔顶看落日,有时得排上一个小时的队。
  艾菲尔铁塔:如今已经成为巴黎,甚至法国的象征的埃菲尔铁塔,当年建成的时候颇受争议,当时联名抗议的各界人士达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马。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巴黎人逐渐接受并且爱上了这个钢铁“巨人”。不知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在这里自杀,到1971年已经有370人之多,塔顶因此安上了护栏。
3#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15:1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秋 于 2011-2-7 15:22 编辑

  3.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

  关于里约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有一个出处不详的故事。一个富人问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流浪汉:“这么好的天气,你为什么不出海打鱼?”流浪汉反问他:“打鱼干嘛呢?”富人说:“打了鱼才能挣钱呀。”
  流浪汉问:“挣钱干嘛呢?”富人说:“挣来钱你才可以买许多东西。”流浪汉又问:“买来东西以后干嘛呢?”

  富人说:“等你应有尽有时,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这里晒太阳啦!”流浪汉听了,懒洋洋地翻个身,说:“我现在不是已经舒舒服服地躺在这里晒太阳了吗?”
  这也许是个笑话,但里约人的态度就是这样:悠闲,懒散,自得其乐。的确,在里约这样得天独厚的城市,美食、美女、美景,最好的一切就在手边,你还能要求什么呢?
  但是,如果这就是你理解中的里约的全部,也许你就错过了里约最深刻的东西。巴西人说,“上帝花了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第七天创造了里约热内卢。”花费了上帝整整一天时间的里约不是一个外表美美头脑空空的木美人,在它无限旖旎的外表下,另有一种复杂在流动。
  里约海滩的人行道是用黑色和白色的石子铺成的,两种对比最鲜明的颜色,不加任何修饰或者过渡,直截了当地被摆在一起。这就是里约的方式,不欢迎中庸之道,只愿意接受两极的碰撞。有趣的是,这种碰撞的结果并不是一方毁灭或压倒了另一方,双方反而直愣愣地胶着在一起,分不开也合不拢。里约有一千多万人口,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每天都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却从不发生宗教或种族纷争。在这里,极端贫穷和过度奢华肩并肩地存在着,贫民窟堂而皇之地盘踞在本该是富人聚集的半山腰上,身无分文的流浪汉与腰缠万贯的富翁并排躺在科帕卡巴纳海滩上分享海浪、阳光和沙滩。在里约,你可以在城市里找到森林,也可以在乡村找到高楼大厦;人们不停地抱怨、示威,但是街头欢快的桑巴舞却从未停过;市长们来来去去,却无法改变这个城市。里约是无法用一个词来形容的,因为总是可以在这里找出它的反义词。
  地理位置:位于巴西东南部,临大西洋。
  人口:1100万,其中20%居住在贫民区。
  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1-30℃,6到8月是冬季,夏季12到3月是旅游旺季,驰名全球的嘉年华就是在这个时候举行,为期4天。
  宗教:天主教
  货币:雷亚尔
  语言:葡萄牙语,但是在里约说英语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城市历史:1502年1月,葡萄牙航海探险队首先来到这里,但他们误以为瓜纳巴拉湾是一个河港,所以起名为里约热内卢,意为“一月之河”。1555年,法国人首先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地。18世纪初在这里发现了金矿,里约因此迅速地繁荣起来,并在1822年成为巴西的首都,直到1960年,巴西迁都巴西利亚。
主要景点:
  两山一滩:里约热内卢有著名的“两山一滩”:甜面包山(Sugarloaf Mountain)、科尔科瓦多山(Corcovado Mountain)和科巴卡巴纳海滩(Copacabana Beach)。
  甜面包山位于瓜纳巴拉湾(Guanabara Bay)入口处,高394米,由两个山头组成,一个象立起的面包,另一个象平放的面包,加上山的表面光滑,好像抹上了糠浆,故名为“甜面包山”。
  科尔科瓦多山又叫驼背山或耶稣山,海拔709米,常有云雾缭绕于山腰。山上古木参天,终年郁郁葱葱。科尔科瓦多山的第一个别名来源于它的形状好象驼背人隆起的后背;第二个别名是因为在峰顶有—个巨大的耶稣塑像。这尊重1145吨,高38米的钢筋水泥塑像是为庆祝巴西独立100周年而建的,如今已成为里约的象征。有公路和登山火车可直达山顶,天气晴朗时登高远眺,里约全市和沿岸海滩美景尽收眼底。
  科巴卡巴纳海滩被称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海滩,海岸沿线长达4.5公里,海水蔚蓝,浪花雪白,沙滩洁净松软,加上终年气温适宜戏水,游人络绎不绝。五彩缤纷的阳伞和五颜六色的游泳衣,把沙滩点缀得绚丽多姿,随处可见身材惹火的比基尼女郎也是里约海岸一景。
  嘉年华:嘉年华会起源于罗马天主教的宗教习俗节日,是四旬斋前的狂欢。嘉年华(carnival)一词源于拉丁语“carne vale”,意思是“告别肉食”。
  里约的嘉年华会举世闻名。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彩旗飞扬。人们倾城出动,潮水般涌上街头,男女老少个个浓妆艳抹,尽情地扭动腰肢,挥动双手,狂歌劲舞。盛大的桑巴游行是嘉年华会的高潮,大型彩车簇拥着选举产生的“国王”、“王后”领先开路,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魔鬼、天使、美女、妖仙、武士、达官、贵人、黑奴等各种奇形怪状的打扮令人眼花缭乱。游行中最惹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身材喷火的拉丁女郎,身着比基尼或者上身全露的舞衣,与男舞者大跳热情奔放的桑巴舞,把全场气氛带动到最高点,就连从不曾跳过舞的游客,也会被情不自禁地感染,加入狂欢的人群当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7 15:1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秋 于 2011-2-10 22:02 编辑

2.香港 hong kong
  第一次去香港的人都会有一种眩晕感,太快的节奏,太多的人流,太高的建筑。香港的头上戴着无数顶炫目的皇冠:购物天堂、美食之乡、动感之都……每一顶都在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声色犬马,它的动感新潮,它的物欲横流。但是只要你耐下心来仔细体会,其实,香港自有它怀旧婉约的一面。
  在香港岛繁华的大街上,每天都有古老的有轨电车沿着轨道不紧不慢地叮当作响。1903年来,它从东到西,走着相同的路线,周而复始。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风云变幻,只迈着自己固有的缓慢步伐。它的慢,可以让你从容地观赏街景,暂时忘却都市的紧张压抑,让全身都放轻松。它美妙的行走路线,可以让你深入到港岛的每一个角落,细细品味这个城市哪怕最细微的脉搏。电车的车厢一律是古旧的,老式的方向盘,投币盒子油漆斑驳,门窗、座椅、楼梯都是木质的,暗红的油漆早已褪尽,却依然结实干净,摸着有种温馨的质感,就如美人迟暮,却风韵不减。有的电车额头上印着“1903”的字样,整整一百年的历史沧桑,它是活生生的见证。
  和有轨电车有着同样怀旧情绪的是在维多利亚港内缓缓穿梭的天星小轮。从1898年起,每天往返于港岛和九龙之间,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坚固的甲板、木制的座椅都透出一股历史的气味。坐在款式古老的木椅上,两岸全是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难免有种时空交错,往事如烟的感觉,思绪不知不觉中就随着徐徐而来的风飘进了三十年代。
  还有,还有更古老的太平山山顶缆车,1888年开始投入使用,一百多年来从未出过事故,车头的两个座位曾经是指定给港督专用的。坐在木质的车厢里,望着城市逐渐在脚下远去,犹如穿梭在时光隧道里。
  这就是香港,拥有的劳斯莱斯轿车数量全球第一,却也保留了古老的电车;前一分钟,一艘艘古代帆船和舢板映着落日余辉,转过身后,一栋栋摩天大楼却是二十一世纪的界标。这个万象之都,有如一个时空交错的入口,交融着历史与现在。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组成,北隔深圳河与深圳相接。西与澳门隔海相望,相距仅60公里左右。
  面积:1092平方公里
  人口:650万左右
  民族:华人为主,英国及其他外国人占3%左右
  语言:汉语、英语
  宗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
  货币:港币、人民币
  气候:香港年平均气温较高,达22.8ºC,天气易受季风影响,四季差别明显,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秋季。
当地特色:
  天星渡轮:天星渡轮是一种往返于港岛与九龙之间的渡海小轮,从1898年起,它已在维多利亚港内缓缓穿梭超过了一个世纪,坚固的甲板、木制的座位都保留着古旧的风味。今天所有的渡船都起了名字,有的叫“晨星”,有的叫“午星”,每天有400多班。对游客来说,天星渡轮不仅本身就是香港的名胜,而且还是最便宜的海港之旅,只要2.2元(上层)、甚至1.7元(下层)就可置身维多利亚海港。坐在款式古老的木座椅上欣赏两岸的风光,所体会的也许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香港情怀。

  香港电车:与天星小轮同样有着怀旧情结的是贯穿港岛东西的香港电车,沿着轨道叮当叮当的电车声,从1904年开始营运到今天,已响了近百年。如今双层的老式电车仍然为香港市民提供着悠闲的交通服务,它从坚尼地城至筲箕湾、跑马地,穿越了上环、中环、湾仔、铜锣湾等港岛最为繁华的闹市,而全程车费也只要2元,是游客都市观光游车河最喜欢的一种交通工具。
主要景点:
  浅水湾:浅水湾是香港最高尚的住宅区之一,同时也是香港最受欢迎及交通最方便最具代表性的泳滩,是游人必到的著名风景区。
  浅水湾海滩绵长,滩床宽阔,且水清沙幼,波平浪静。滩区设有更衣室及淋浴设施,夏季更有救生员值勤。泳滩旁亦有快餐店、餐厅及超级市场,著名的浅水湾酒店旧址已成为一个商场——影湾园,内有高级商店及餐厅。沙滩上建有中国古典色彩的镇海楼公园,內塑有十多米高的天后娘娘及大慈大悲观音神像,旁边还有长寿桥等胜景。附近还有深水湾、中湾及南湾,都是畅泳胜地。
  太平山顶:俗称扯旗山,是香港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山顶设有很多专为游客观景的设备,从山上俯瞰维多利亚港及九龙半岛一览无遗。香港的夜景世界著名,最佳观赏位置为缆车总站附近古式古香的狮子亭和空旷怡人的山顶公园。山顶广场眺望日落景色最为理想。适合郊游远足的港岛径亦从这里开始。而新近建成的凌宵阁更成为游人的新去处。
  海洋公园:世界最大的海洋公园之一,占地170英亩。山上以海洋馆、海洋剧场、海涛馆、机动游戏为主。山下则有水上乐园、花园剧场、金鱼馆及仿照历代文物所建的集古村,仿中国宫廷建筑,村内有亭台楼阁、庙宇街景,反映中国历史风貌,使中国古代街景重现,并有民间艺术表演。由中央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安安和佳佳,于1999年首次公开免费让市民参观。
  兰桂坊:位于中环,这条昔日破旧的小巷由于影视明星的带头和一些外来旅居人士的进驻,近年竟奇迹般的发展成为香港时尚男女夜生活的最佳去处。铺着圆石的两条小斜路挤满了餐厅酒吧,充满了欧陆情调。每逢周末,尤其是节假日,这里总是挤满人流,认识的与不认识的,一杯啤酒就能交谈半天。最热闹的则属圣诞节平安夜和新年春节的除夕狂欢夜,当倒计时的那一刻,人山人海般的欢呼几乎将人们的情感宣泄到极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联系我们|BMWSKY宝马会 ( 粤ICP备13075095号-3

GMT+8, 2024-6-16 10:43 , Processed in 0.0379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