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SKY宝马汽车俱乐部

标题: 向"伟大"的 BMW 致意 [打印本页]

作者: Z4-1978    时间: 2008-5-18 14:29
标题: 向"伟大"的 BMW 致意
向"伟大"的 BMW 致意 刚看到消息,四川大地震,伟大的 BMW 向灾区捐献 巨款,达100万人民币之巨.......... 其公益行为 让大家 双手称赞........................ 这种伟大的社会责任感,让我们"感动"............ 以下是 伟大 的 BMW 的联系电话,大家应该 电话 BMW,对BMW 做出的 伟大 举动表示"肯定"与"赞扬".......... <<<欢迎您以电邮方式向我们表达您的意见, 我们将会尽快回复。 您也可以拨打BMW客户服务中心的免费热线:800 800 6666; 手机用户或未开通800热线服务地区,请致电400-800-6666>>> 作为BMW 的用户及准用户,您应该让BMW知道你的"敬意"[attachimg]4819[/attachimg]

111111.jpeg (61.98 KB, 下载次数: 369)

jpeg

jpeg

作者: 天高任跃飞    时间: 2008-5-18 22:19
标题: 回复:向"伟大"的 BMW 致意
:default204:
作者: huan    时间: 2008-5-18 23:56
标题: 回复:向"伟大"的 BMW 致意
比亚迪好像更高档一些哦~搞不懂。。。
作者: 阿秋    时间: 2008-5-19 00:00
标题: 积善之方
古时有一妇人颜氏,把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只打听其祖先是否积有大德,而不管孔家是否富有,她认为只要祖上积有大德,其子孙必然会出人头地。 孔子也称赞舜之大孝说:‘舜必能流芳千古,子孙兴旺。’上述之论,确是言之有理。 再证之以往事:福建公卿杨荣,其祖上世代以摆渡为生,每当暴雨成灾,冲毁民居时,总有人畜货物顺流而下,别的船只总是相争捞取货物,只有杨荣先祖以救人为要,货物一概不取,乡里的人都笑他愚笨,到了杨荣父亲出生时,杨家便渐渐富裕。 有一天,一位道人到杨家说:‘你祖积有阴德,子孙必当享受荣华富贵,某地龙穴可筑祖坟。’于是就依言作今人所说‘白兔坟’。后来生了杨荣,年幼就登科,位至三公,并得皇上加封祖父官号,至今子孙还是荣华不衰,尽多贤达之士。 鄞县人杨自惩,起初当县吏,心地忠厚为人公正。有一次县长处罚一犯人,打得血流满面,而犹不息怒。他就跪地为犯人求情,请县长息怒宽恕。县长说:‘此人犯法反常理,怎能叫人不怒。’他叩头说:‘为政失道,百姓涣散已久,他们不懂得法律常情,只要能问出案情就好了,这种事破了案都不能高兴,怎么可以发怒呢?’县长因此才息怒。 自惩家境贫穷,又廉洁自持,从不收受别人财物。碰到了犯人缺粮时,也都尽力救济,即使自己挨饿也再所不惜,至诚持善从不间断。 后来生有二子,长子名守陈,次子名守趾,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也作到刑部侍郎,次孙也作到四川廉宪,都是出了名的官职,其后裔也都兴旺不衰,官运亨通。 明朝英宗时期,福建猖乱,百姓从贼者很多,朝廷派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恐滥杀无辜,因此先设法取得贼党名册,凡没有参加匪党组织的人,即暗中给予白布和小旗,教他们在官兵进城时,插旗于门首,并警戒士兵不得滥杀无辜,因此救了万人的姓命。后来谢之子孙有中状元、当宰相、中探花等...满门得享富贵。 又厦门有林姓人士,母亲乐善好施,常作馒头供应穷人,凡索取者都照数施舍。有一道人,每次索取六七个,三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母亲也照给不误,而从未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道人知其诚心救人,就对他说:‘我吃你的馒头三年,无以为报,特地前来告诉你,屋后有一好地可建造祖坟,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目。’ 后依言点葬,初九世即有九人登科,世代从此不断出贵,福建至今还有‘无林不开榜’的譬喻。 还有冯琢庵太史之父,冬天清晨到学堂时,路上遇到了一个人,倒在雪地中已快冻僵,就即刻脱下自己的皮袍给他穿上,并扶起回家救治。当晚就在梦中得到神灵的指点说:‘你救人一命,出于至诚,吾派宋朝名将韩琦作你的儿子。’而后生下了琢庵,就取外号为琦,以作纪念。 台州应尚书,壮年时住山中读书,夜间常听到有鬼怪作崇叫闹,但他都不害怕。有一天,他听到鬼在谈话说:‘某妇人因其夫外出,很久未见归来,他翁姑以为儿子死了,逼其改嫁,明天晚上会来自缢,我从此有人代替,可以转世投生了。’ 应尚书听到了此语,就即刻卖掉了田地,得银四两,并假造了一张其夫的书信,一并寄到了他家。 她母亲发现了笔迹不同,有点怀疑,但继之一想:‘书信就算假,银子总没有平白送人的道理吧?我想孩子一定平安无事才对。’因此也就不再逼他媳妇改嫁。后来她的夫婿总算回来团圆。 应尚书后来又听到鬼说:‘本来有人来代替,却被那位秀才破坏了此事。’另鬼说:‘那你就找他算帐啊!’鬼说:‘不行,天帝以此人心地善良,早已命他为将来阴间尚书,吾怎么能害得了他。’ 应公从此更加努力,日日行善,积德甚多,碰到了饥荒时,必捐献粮食救灾。遇到了旁人有急难,都尽力给予协助。碰到了不如意事,也只逆来顺受,反躬自省而不怨天尤人。至今其子孙为官享福者,比比皆是。 还有常熟县人徐凤竹,其父颇为富有,凡是碰到了饥荒,总是捐献粮食以赈灾救贫。有一次就听到了鬼唱歌说:‘千不骗,万不骗,徐家秀才作到了举人郎。’连续几天唱个不停。 此年徐凤竹果然中了举人。他父亲因此也就更努力积德行善,从不弛怠,举凡修桥补路,照顾过路的旅客僧人,凡有益大众之事,无不尽心尽力。 后来又听鬼神唱歌说:‘千不骗,万不骗,徐家举人直作到都堂。’后来徐凤竹果然作到了两浙巡抚。 嘉兴屠康僖,初为刑部主事,常往狱中探查案情,遇有无辜枉狱之人,即签报案情给主审官,待开庭时,主审官依此案情审问,无辜之犯人都表心服,因而无罪释放者有十几人。一时百姓都说尚书廉明公正,而屠公却从不居功。 屠公又再上书陈情曰:‘辖治之下,四海之广,百姓众多,必有许多枉狱之民,应该每五年派一减刑官,详加调查以平枉狱。’皇上准其所奏,屠公也被派为减刑官之一员。有一天晚上,屠公梦见了神灵指点说:‘你命中本应无子,今减刑之事,正合天心,天帝特赐你三子,并都享高官厚禄。’ 过了不久,夫人就怀孕了,后来接续生了三个儿子,名叫应埙、应坤、应竣,都是当了大官。 嘉兴人包凭,他的父亲是池阳太守,生有七个儿子,包凭是最小的一个,入赘平湖袁氏为婿,虽然博学多才,却屡次考试都不上榜。 有一天到太湖附近游览,行至一村中,见一寺院破漏,观音佛像被雨尘淋湿沾污,即取出身上所有的十两银子,给主持人作为修筑庙宇之用,僧人说:‘工事太大,所费必钜,恐怕难予完成你交待的心愿。’ 于是他就再取出随身行旅,贵重值钱的衣物,交予僧人,虽经随行仆人再三劝阻,他还是诚心乐意的捐出,并说:‘只要佛像不被损坏,我没有衣物使用又有啥关系!’ 僧人说:‘施舍钱财衣物并非难事,但你虔诚心意,确实难得。’寺院修好之后,有一天他又来游此寺,夜宿寺中,即梦见护法神前来道谢说:‘你子当享世代俸禄。’后来他的子孙,汴与圣芳,都真的作了大官。 嘉善人支立的父亲,当刑房吏的时候,有无辜之重犯为了求生,告诉他的妻子说:‘支先生待人很好,也很同情我的遭遇,愿意代为洗雪冤情,我们已没有什么可以报答,明天你请他到乡下,详述案情过节,并亲身侍奉他,他若肯接纳,则我就可能平反获释。’他的妻子流著眼泪答应了。 隔天,支先生到他家里,她即亲切招呼,并告诉他丈夫的意思,愿意过给他作女婢。支先生断然拒绝,只答应她转呈案情,尽力而为。 后来案情大白,犯者无罪获释,登门道谢说:‘先生大德,世所罕见,吾有小女,就送来当丫头,帮忙料理家务,此礼可通还请笑纳。’支先生只好按规矩收纳。 后来他的儿子支立,廿岁就登科,官至翰林,孙支高以及子孙世代也都官运亨通。 以上各段所述,虽然情节、作法不同,但都是一心向善的实例。 积善之事详细来说,有真善假善,有端正之善与歪曲之善,有阴善阳善,有是善非善,有偏善正善,有半善满善,有大小之善,难易之善等之分别,必须作进一步的了解,不然为善而不明理,往往就会产生自认为行善,而其实是造孽的行为,而枉费苦心。 譬如一般人常说:‘某人行善而子孙不兴,某人为恶而家门却昌盛。’而误解俗语所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无稽之谈。 其实这都是一般人不明事理,颠倒是非善恶准则的错误观念所造成。不可认为善恶报应是骗人的说法。 就以真善与假善来说: 打人骂人、贪财妄取,一般人都认为是恶;敬人礼人、廉洁有守,一般人都认为是善。其实这些行为,都不一定就是恶或者善。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他行为的动机与目的,才能了解何者是善?何者是恶? 正确来说:‘有益于人群,则打人骂人皆算善。若为了自己私利,则尊敬别人、礼让别人也算恶。’ 为人处世,利人之善才是真善,利己之善则是假善。 发于内心的善行是真善,装给别人看的善行是假善。 无所求而为之善是真善,有所谋而为之善是假善。 那么什么是端正之善,与歪曲之善呢? 一般人都认为谨慎,随和之好好先生是善人,但圣人却认为敢作敢当豪爽之狂狷之士,才是善人。因为谨慎软弱没有个性之人,虽然全乡人都说他好,而成好好先生,却是随波逐浪,没有志气,没有道德精神,没有道义勇气之人。依此类推衡量,则社会上荒谬颠倒的现象,还有很多。 总之,天地神鬼对于善恶之观念,都与圣人的观念相同,而与世俗的眼光相反。因此说:若想积德行善,决不可只为了顺乎世俗人情,讨好世人掩人耳目,必须从内心深处潜移默化,一心只为济世,不为媚世,纯为爱人助人,才是端正之善。 若有一丝媚世之心,一点愤事玩世之心,则就是虚伪歪曲之善。 善又有阳善与阴德之分。 为善而为人知是阳善,行善而不为人所知,就是阴德。阳善只能享受博得名誉之福报。阴德天必赐以厚福。 世人名誉超过了实质,必有奇祸。因为盛名是造物所忌,而有名望之人,大都只是浪得虚名,缺少实际功德,因此名望之家,横逆之事也特别多。 因此古人劝人:‘勿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赞。’ 人若毫无过失,而被横加恶名,又能逆来顺受,必是大有道德修养之人,子孙往往能突然大发。因此俗眼所看为恶昌盛之说,值得探讨。 总之,阳善与阴德,就只差别于明暗之分罢了。 既然行善,何以又有是善、非善之说呢? 举例来讲:鲁国法律规定,若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捉去作臣妾的百姓,政府都依例付给一笔赏金,作为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人却不愿接受奖金,孔子知道了就骂他说:‘你错了,君子作事何以移风易俗,行为将成为大众的规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荣,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富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创下了恶例,则大家认为赎人接受偿金是丢脸的事,则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风气,将慢慢消失了!’ 还有一例:子路救起溺水之人,主人送了一头牛道谢,子路收了起来。孔子听到了说:‘从此鲁人必乐于拯救溺水之人了。’因为一个肯救,一个肯谢,则会酿成风气。 以上二例,以一般人的观念说,子贡不领偿金是廉洁的好事,子路接受赠牛,是一大败笔,但孔子的看法却与众不同。 因此说:凡人行事,不可只看行为,必须看他的流弊;不可只看现在,必看事情的结果;不可只论个人的得失,需看对大众的影响。 若现行似善,而其结果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善。若现行虽然不善,而其结果有益于大众,则虽非善而实是善。举此一例可以旁通,例如:不应宽贷,过份称赞别人而迷人神智,为守小信而误大事,宠爱小孩而养大患...等,都急待吾人冷静检讨改善。 而这些正是一般凡眼俗见所言:‘好心被雷亲’的原因。 至于善有偏正,又当何讲? 举例说:从前吕文懿宰相辞职归乡,乡民依然尊敬他如北斗星,看重他如泰山,有一天,一个乡民醉后前去大骂他一顿,吕公不为所动,认为是醉人而不去计较。过了年,此人愈变愈坏,终于犯上了死刑重罪,吕公才后悔说:‘当初若稍为跟他计较,送官惩罚,小惩足以为戒,也许今日不会促成此种大恶,都是吾当初心过于忠厚,怕被人误为仗势欺人,以致害了他!’这是一个善心而作了恶事的例子。 再举一恶心而行善事的例子:某地有次饥荒,暴民白天公然到处抢粮,有某富家告之于官府,官府却一概不理,于是暴民愈为放肆,变本加厉,逼不得已,只好私自惩治暴徒,乡里才为之平静,而免大乱。 因此说:人人皆知善是正,恶是偏。但若行善心而使事成恶,则是偏。若行恶心而使事成善,则是正,这是为人处世应有的认识。 还有半善满善,又作何解? 易经提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就像把东西存进容器一样,勤而积之则满,懈怠不积则不满。 譬如以前有一女人,到庙里烧香,想布施却又家境困难,找遍身上只得二文钱捐献,但庙里主持高僧还是亲自替她诵经忏悔祈福。后来此女贵为宫女,携带了数千金来庙布施,主持僧却只派了徒弟代办而已,因此她就开口问道:‘我以前只捐二文,你就亲自替我祈福,今天捐献千金,你为何不乐意服务?’高僧说:‘以前布施虽小,心意真切,非老僧亲劳,不足于报答。今日布施虽多,心意却不如以前真诚,因此有人代劳即足也。’ 以此为例:‘千金是半善。二文是满善。’ 还有以前神仙名钟离,传授吕洞宾点铁成金之术,以利行善济世,吕祖问说:‘这种金会还原吗?’钟答:‘五百年后,终究还要复原为铁。’吕祖说:‘这样不是害了五百年后的人吗?这种法术我不想学。’钟说:‘修学仙道要先积满三千功德,就凭你这句话,三千功德已算圆满达成,可以学仙了。’ 因此说:为善必须发乎真诚自然,事后不牢记在心里,则虽小善也能达成功果。若怀有企图行善,施恩望报,就是终生行持,还只半善。 譬如以钱财救济别人,若能做到布施金钱,而心里没有感觉。布施其人,而像没有其人。布施了钱财,而像没有钱财布施出的心,三轮皆空,一心清净之境,则一文钱足以消千劫之罪,斗米也能种无涯之福。 若施人而心不忘,施恩而望报,舍财物而心痛,则就是黄金万两,也只半善而已。 再论善有大小,有难易之理: 古时有位叫卫仲达的人,供职朝廷为官,有一次精神解离,被摄入阴间,阎王命人呈现善恶记录簿给仲达看,他发现恶录簿摊满庭院,而善录簿却只几张而已。阎王又命人取秤来称,大叠之恶录簿,却比只几张的善录簿轻。 仲达好奇的问:‘我才廿多岁,那来如此多的恶录?’ 阎王答:‘思念不正就已犯罪,不一定做了才算。’ 又问:‘善录何以会比恶录重呢?’ 阎王答:‘朝廷常兴大工,修三山石桥时,你上书的奏章稿文。’ 仲达说:‘我虽上书,朝廷并未采纳,何以有此份量?’ 阎王说:‘朝廷虽未采纳,但你一念之善,普达万民之身,若被采纳,则善力更大。’ 由此可知,志在天下,善达万民,则善虽小而功德大。若志在一身,善及一人,虽多也小。 至于难易之善,就像修身克己一样,必须从很难克服的地方先克服,则小的过失也就自然不会犯。 譬如江西舒翁,以二年教书所得的薪水,代缴他人的罚款,使人夫妇团圆。 河南张翁,以十年省吃俭用的储蓄,代别人偿还债务,而救活他人妻女。 镇江斩翁,虽年老无子,也不忍娶幼女为妻。 上述顷囊相助,体谅别人,为别人著想之善举,都是作别人所不愿作,忍别人所不能忍难能可贵之善,这种难为之善,才最可贵,而天降之福也必丰厚。 无钱无势之人,行善助人是比较困难,但若能尽力而为,在困难之中行善,其价值也更为可贵,获福也大。 有钱有势之人,行善积德是太容易了,容易行善而不为,即为自暴自弃,正如俗语所言:‘富而不仁如肥猪。’ 行善的道理跟原则,上面已经说得很详细。下面来谈随缘济众,行善积德的方法。 1、与人为善。2、敬爱存心。3、成人之美。4、劝人为善。5、救人危急。6、兴建大利。7、舍财作福。8、护持正法。9、敬重尊长。10、爱惜物命,等十法。 1、何谓与人为善? 先帝舜年轻的时候,在山东看渔人捕鱼,看到鱼藏丰富的静水深潭,都被年轻力壮者争相占取,而老弱渔人,反被排斥于急流浅滩之处,而深感伤心,于是他也亲自下水捕鱼,凡是碰到了别人过来抢捕,他就故意让人,而不抱怨。逢到有人把鱼让给他捕捉,就当面称赞并道谢。如此相处了一段时间,也就形成了礼让的风气。 试想,以舜之才智,那有不能用语言教人的道理?而他却不用言教,宁取身教,潜移默化转移人心风气,真是用心良苦。 因此说:为人应尽量不拿自己的长处,去彰显别人的弱点。不要故意表现自己的善心,去显示别人的恶意。千万不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捉弄别人,折腾别人。应该尽量谦虚处世,见人有过,尽量宽恕。见人小善,也要表扬,则可对恶人形成一种沉默的抗议,也不会撕破恶人的面子,使恶人不敢放纵,也有改过的机会。 总之,念念不忘为大众著想,维护真理原则,即是与人为善。 2、何谓敬爱存心? 就一般人的行为来看,君子与小人实在有点混淆不清,但若能留意一个人的存心正邪,则善恶就像黑白一样的明白。因此说:‘君子所以异于小人,仅在一念之差而已。’孟子也提到:‘人所以异于禽兽几稀?’ 俗语说:‘一样米养百种人。’人虽有亲疏贵贱,智拙贤愚之分,但万品同体都是同胞,谁都应该互相敬重,敬爱众人也等于敬爱圣贤,能了解众人的立场,即合圣贤之道,因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人人若都能敬业乐群,安份守己,敬重别人,也珍重自己,即是代天行道,敬重存心。 3、何谓成人之美? 一般来说,社会上持善之人较少,迷糊之人较多,而一般人又有坦护自己,排挤异群的劣根性,因此善人处于俗世,除非他能有守正不阿,有破斧沉舟的勇气决心,否则也很难立足。加以有意行善之贤达人士,言行都与世俗不同,心直口快,不善心机,不善于粉饰自己,以博取虚荣,因此见识不高的俗人,就常给他们不公道的指责,而达不到为善的目的。 因此说:仁人志士,长辈君子,应时加匡正辅助,以宏扬此等善士之功德,就像处理玉石之道一样,任意抛弃丢掷,就同互砾,若懂得加以琢磨,则就是宝贝。 因此,凡发现有人行善,其志可嘉,就应该设法给予扶助,以成人之美。 4、何谓劝人为善? 凡人都有良知,只因人生旅途纷扰动荡,为名为利而使人沉沦堕落,因此与人相处,须时时提醒告戒他人,以解开迷惑。 韩愈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为人若能临机应变,因材施教,做到不失人不失言,则就像解人烦恼,醒人恶梦一样,是最好也最实惠的事。 5、何谓救人危急呢? 人生在世,难免都会有失败与不幸的遭遇,当碰到别人遭到祸害之时,应当像自己碰到灾难一样,尽力给予协助,譬如拿话安慰,或发泄他的冤屈,或给予其他方式的接济都可以。 古人说:‘恩惠不在大,能救人紧急为贵。’是救人危急的大道理。 6、何谓兴建大利? 就是协助建设公共设施,譬如开渠导水,条筑堤防,修建桥梁、救济贫困...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算兴建大利。 7、何谓施财作福? 佛门万种行持,以布施为第一,施就是舍,贤明之人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都可施舍,而不挂意。 一般人当然做不到此种境界,还把钱财看得比生死更重要,因此为人若能看破人生,从最困难的施财做起,以利群生,广积阴德,则内能去除自私吝啬的劣根性,外能济人之急难,则将大有助于修善行持。虽然初期会感到勉强,但慢慢就会感到心安理得,心旷神怡,而消除其他过失。 8、何谓护持正法? 正法即是佛法,佛法是万物万世的指标,没有正法,则天地万物将难予化育成长,难予脱离凡尘三界,难予维护苍生,救渡众生。 因此,凡是见到佛堂、神庙、或经书典籍,皆应敬重并加爱护整理,至于宏扬正法,以报佛恩更要认真去做。 9、何谓敬重尊长? 就是尊重父母兄姊,长官上辈,凡是年高德重、长辈、上官都要敬重。 奉侍父母应柔声下气,必恭必敬。服务社会国家,也不可因为天高皇帝远而放肆乱来。有刑于犯人时,不可作威作福。这些都是最关系阴德的,试看忠义之家,子孙没有不绵延昌盛的,这是敬重尊长的道理。 10、何谓爱惜物命? 古人曾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当然一般人很难做到此种境界。这只是提醒我们,必须维护人所俱的‘有恻隐之心’。孟子所以说:‘君子远庖厨。’也是为了养成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因为人生在世,求仁者尽在此心,积德者也凭此心。 因此说:为人若不能断肉持斋,也应当做到‘自养者不食,见杀者不食,闻杀者不食,专为我而杀者不食。’的四不食之修养,以培养慈悲心肠,增长福份智慧。 再说:古人煮茧以求丝织衣,今人种田除虫以养人,衣食之源,样样动人恻隐之心。因此为人一生,若不知爱惜物命,珍惜勤俭,就跟造了杀生孽的过失一样,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更是常见,都应当随时防范,尽量避免。 总之,积善之方太多太多,难予一一例举畅述,但只要能依此十项方法推广修持,则万种功德都能完成的。 谦德之效 易经说:‘上天对于骄傲自满的万事万物,总是亏损他,以帮助谦虚之事物。地的道理也一样,高处之山水,总要往下流,以添补低陷的地方。鬼神对于骄傲自满的总要折损他,而庇护谦虚之人。人心也一样,骄傲自满者,必为人所憎恨,惟有谦虚之人,才受人敬重。’ 易经一书,挂著六十四条大原则,分述三百八十四条小道理,戒慎警惕之词占三分之二,只有谦卦之六条道理,全部是赞颂之词,难怪俗语常说:‘谦受益,满招损。’ 试看清寒之士,将发达成名之前,必都有一段谦容可掬之时光。 辛末年,有同乡十多人,上京赴考,其中以丁宾的年纪最小,但却也最谦虚。 我告诉朋友说:‘此人今年必中考。’ 朋友说:‘何以是得。’ 我说:‘惟有谦虚者必获福。看他们一班人之中,只有他信实厚重,没有轻浮的样子;只有他恭敬温驯,虚怀若谷,不跟人争面子,也只有他受辱而能忍耐,听到了毁谤而不辩;人的修养到了此种地步,天地鬼神都将保佑他,那有不发不中的道理。’到了发榜时,果然被料中。 还有浙江秀才凭开、山东冠县赵光远,以及夏建所...等人,都于连考不中之后,大改初年骄傲自负的坏脾气,而变成谦谦君子,然后考中的例子。 因为上天若拟赏赐其人,未发福之前,必先打开他的智慧,慧根一开,则虚华自实,淫威自敛,其福自至。 江阴有张晨严,其人博学多才,颇有盛名,甲午年参加考试,结果名落孙山恼羞成怒,竟然大骂考官有眼无珠,当时有一道人在旁微笑,张君却又牵怒此人。 道人就开口说:‘必是你的文章不好吧!.’ 张盛怒说:‘你又没见我的文章,怎知不好?’ 道人说:‘听人家说,写文章必须心平气和,现在看你破口大骂的样子,心极不平,气极不和,怎么可能写出工巧的文章呢?.’ 张君不知不觉就屈服,转而请教道人。 道人说:‘考试也靠命运,命不该中,花再多的时间也无用处,必先改变自己。’ 张问:‘既然是命,又将如何改变?’道人说:‘造命在天,立命在人,本立而后道生。力行善事,广积阴德,则人生没有什么求不到的事。’张问:‘我是贫穷之人,如何行善积德?’ 道人说:‘善事积德,都由心造,常存善心侍人接物,则功德无量。譬如谦虚的修养风度,并不用花钱,你为何不反省,责备自己不够程度,不够谦虚,而只责怪考官呢?’ 张君从此猛然醒悟,即刻日日行善,时时积德,到了丁酉年,有一次梦见了自己走到一栋高楼里,捡到了一本开榜的名录,但榜上却有许多擦掉的空格,他好奇的问身边的人说:‘这是什么名册?’旁人答:‘是今科录取的名册啊!’又问:‘为何又刷掉了那么多人呢?’旁人答:‘阴间三年就校正一次,须积德与无恶之人,才能榜上留名,空白处被擦掉之人,都是本来榜上有名,因为刚做了刻薄的恶行,而被刷掉的。’又说:‘你三年来谨慎修身,可能会补得此缺,应该自爱。’此年张君果然考取了第一0五名。 由此看来,俗语说:‘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寸有神明。’是有原因的。 人生在世,吉凶祸福,如何趋避,确是系于一念,人若能紧守一念之善,丝毫不得罪天地鬼神,谦虚的抑制自己,则天地鬼神必能时时照顾维护,以荫我人福祉。 人若自骄自满,持才傲物,持强逞能,不但没有光明的前途,也成不了大器,就是有小小的福气,也享受不了的。因此有智慧的人,明理的人,绝对不会自毁前程,自拒其福才对,何况也只有谦虚之人,才能容纳别人的教导,也才有人愿意给他福慧,而受益无穷,这是一般人为了生活所应俱备的观念。 佛家有言:‘求富贵得富贵,求功名得功名。’人能立志,像树立根,立定志向须念念不忘谦虚,处处与人方便,自然就能感动天地。因为造化惟心,成败在己。 孟子也说过:人若能扩充自己的德性,将各人祈求功名富贵的希望,推及于众人,与人共享,与人同乐,则人生自必无忧无虑,和平安祥。 可惜一般人为人处世,追求功名富贵,都只是一时高兴,一厢情愿而已,兴之所至则行,意兴阑珊则止,缺乏恒心,缺乏眼光。 因此说:凡人修身之命,必须有恒,立定志向,广积阴德,加被十方,则命运也就拘束不了人。 袁了凡居士传 彭绍升撰 袁了凡先生,名黄,字坤仪,江南吴江人。了凡之先祖,赘嘉善殳氏,遂补嘉善县学生。隆庆四年,举于乡。万历十四年,成进士,授宝址抵县。后七年擢兵部职方司主事。会朝鲜被倭难,来乞师;经略(官名,掌一路兵民之事,权任甚重,在总督之上。)宋应昌奏了凡军前赞画(犹今之参谋也。)兼督朝鲜兵。提督(旧官制官名。清代于重要省分设提督,统辖全省水陆各军,为武职最高之官。)李如松以封贡绐倭,倭信之,不设备;如松遂袭破倭于平壤。(平壤,朝鲜安南道首邑,面江背山,形势险要。)了凡面折如松,不应行诡道,亏损国体;而如松麾下又杀平民为首功,了凡争之强。如松怒,独引兵而东。倭袭了凡,了凡击却之,而如松军果败。思脱罪,更以十罪劾了凡。而了凡旋以拾遗被议,(被忌者诬陷也。)罢职归。居常善行益切,年七十四终。熹宗(天启庙号。)朝,追叙倭功,赠尚宝司少卿。了凡自为诸生,好学问,通古今之务,象纬律算兵政河渠之说,靡不晓练。(先生博学尚奇,凡河洛理数,律吕,水利,兵备,旁及勾股,堪舆,星命之学,无不精密研求,富有心得,有两行斋集历法新书皇都水利评注八代文宗群书备考手批纲鉴行世。)其在宝坻,孜孜求利民。县被潦,了凡乃浚三岔河,筑堤以御之。(宝坻属于直隶之京兆,南临渤海,西近白河,为北方易受水患之地。)又令民居海岸植柳,海水狭沙上,遇柳而淤,久之成堤。治沟塍,(界水之田塍也。)课耕种,旷土日辟。省诸徭役(省徭役,不使民从事义务工作也。)以便民。家不富而好施。居常诵持经咒,习禅观,日有课程。公私遽冗,未尝暂辍。著戒子文四篇行于世。夫人贤,常助之施,亦自记功行。不能书,以鹅翎茎溃朱逐日标历本。或见了凡立功少,辄颦蹙。尝为子制冬袄,将买花絮。了凡曰:‘丝绵轻暖,家中自有,何必买絮!’夫人曰:‘丝贵花贱,我欲以贵易贱,多制絮衣,以衣冻者耳。’了凡喜曰:‘若如是,不患此子无禄矣!’子俨,后亦成进士,终高要知县。 袁了凡先生诫子文四篇,乃奉行感应篇功过格之骨髓,其首曰‘立命之学’。盖数虽前定,命可转移。勉人奋发,毋甘暴弃。故首之以立命,先开其端绪。凡人之不肯迁善者,皆自以为无过也。夫不止恶而行善,如注水于漏器,但见其损,不见其增;遂以为无效者,乃自误也。故先曰诸恶莫作,次曰众善奉行。若诸恶仍作,众善奉行,则刚刚扯直。若诸恶仍作,数善略行,则自然见祸不见福矣:故其二曰‘改过之法’。夫改过乃立命之下手第一著工夫也。世人未尝无起信行善者,而往往局于常见,不合古人者多,故其三曰‘积善之方’。积善一篇,论行善有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之辨,可谓推阐尽致矣。故积善篇乃立命之正轨也。夫初学行善,如贫子骤穿华服,不免有骄矜之意。贡高我慢,薄视一切,锱铢天下。满招损,谦受益,故终之以谦德之效。 夫谦虚则为善惟曰不足,故谦德篇乃立命之克保有终也。文虽四大段,其实一篇也。此文如精金美玉,为明代钜文,非仅泛常劝世文可比。兹敬重录付梓,并加以详细之注释,为阅读者之一助焉! 尤惜阴谨撰
作者: 阿秋    时间: 2008-5-19 00:03
标题: 回复:向"伟大"的 BMW 致意
阿秋点评上面那一大堆的文字: 行大善有大善报,行小善有小善报,不行善无善报。 别人善与不善报与不报,终究是别人的事, 因为, 就算我们觉得某人相对于他拥有的,善的太少, 但他还是善了,而这个善是不会因为我们主观的觉得善的不够而抹杀掉他的善, 因为事实上是善了,那他就是善了。 当大家在对各名人的善的名单对比的时候,时间却并没有停止流逝, 大家觉得善的不够的人,并没有因为大家觉得不够而再多善一些, 因为大家并没那么大的能量可以影响到别人善多善少; 至于别人的报多报少,那更不是大家可以干预的到的。 那在这不停流逝的时间里,如果大家能去做一些在真正意义上有帮助的事, 那也许才是更能体现自己的一个善的行动。 值得我们自己回忆的并不是: “那一年,我评论过某人善的非常多,用很和谐的语气。” 而应该是: “那一年,我参与了善的行动,虽然不多,但我尽力了。”
作者: zjet    时间: 2008-5-19 09:39
标题: 回复:向"伟大"的 BMW 致意
阿秋,好同学.....指我出迷津!
作者: 梓轩    时间: 2008-5-19 09:47
标题: 回复:向"伟大"的 BMW 致意
捐多捐少都是代表心意 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做什么文章,我刚开始也有点接受不了堂堂BMW才捐这么点(纠正一下,后来又追加了100万,合计200W),但是后来想想便释然了,谢谢阿秋,达人是也 钱不在多少,在乎心意
作者: 梓轩    时间: 2008-5-19 09:49
标题: 回复:向"伟大"的 BMW 致意
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灾区老百姓的伤痛 下次公司招聘,优先用四川籍了




欢迎光临 BMWSKY宝马汽车俱乐部 (http://bbs.bmwsk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