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SKY宝马汽车俱乐部

标题: 一周最新海报 [打印本页]

作者: 阿秋    时间: 2011-8-26 08:38
标题: 一周最新海报
本帖最后由 阿秋 于 2011-8-26 08:39 编辑

来源:新华网


这是属于重口味海报的一周,尽管缺乏大片和大海报的眷顾,但本周的海报集锦看起来阴气十足,恐怖片、惊悚片,尤其是主打重口和性感的小片齐齐来袭,做主Top榜。
不说排名首位的《死神来了5》的气场全开,这周海报中一些来自欧洲或者美剧的名不见经传的小电影和剧集的海报高举“重口才诱人”的气质,《欲仙欲死》的半裸美人被尖刀贯穿、《致命美人》中的美女持枪、《鬼来咬》的大亮“胸器”、《灵异隧道实录》的灵异伪纪录片风格,《新天师斗僵尸》的角色阴郁、《旅店主管》和《别让他来》的欲语还休和肃穆阴沉。看来,暑假挡大片略作休息,邪典小片海报就爬上枝头。
另一方面,几部爱情浪漫喜剧的海报也都打着擦边球玩弄着性感与清新,澡盆中的共浴、床单下的四足、求婚男背后的死神阴影等等,这一周气质不同凡响,值得观摩。


Top30:《无性别不是问题的答案》海报
两条无性别的腿、两支床单下的腿,没有性别是不是爱情的答案,虽然简单,这张海报的爆点和趣味点十足。






作者: 阿秋    时间: 2011-8-26 08:41



Top29:《告密者》海报
    由蕾切尔·薇姿和莫妮卡·贝鲁奇两大女神级人物主演的新片《告密者》出炉略显潦草的海报,创意欠奉之外,这个海报看起来还有点“女版007”的意思,果然最近刚和007克雷格宣布婚讯的薇姿非常的“嫁夫随夫”。

作者: 阿秋    时间: 2011-8-26 08:41


Top28:《惊魂半小时》海报
    由《僵尸之地》导演鲁本·弗雷斯彻与杰西·艾森伯格再度联手的犯罪喜剧《惊魂半小时》今日发布了正式海报。影片的四位关键人物阿兹·安萨里和杰西·艾森伯格、丹尼·麦克布耐德和尼克·斯旺森均系数亮相,左边的两位倒霉蛋碰上右边的两个罪犯,一脸愕然与无奈,笑果十足。

作者: 阿秋    时间: 2011-8-26 08:42



Top27:《巫峡骑士》海报
    这部2012年出品的新片看起来要席卷一点中国风,除了叫做“巫峡”气势外,这个骑士的帽子看起来很斗笠,除此之外,毫无亮点

作者: 阿秋    时间: 2011-8-26 08:43


Top26:《大器晚成》海报
    威廉·赫特与伊莎贝拉·罗西里尼联袂出演的老清新爱情片,海报的设计非常欧洲,大胆却含蓄、重口却清新、文艺又伦理,两性关系和性感融合一体,还带出了对称的背景。

作者: 阿秋    时间: 2011-8-26 08:43


Top25:《完全真爱》海报
    9岁的安妮是一个活力四射、精力永远用不完的女孩。对她来说,生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找个男孩子谈恋爱。很快地,她的班级里转学来了一个叫做耶尔的小男孩,安妮立即爱上了他。当然,大人们不会觉得安妮是在恋爱,他们觉得安妮只是在“闹着玩”。可是安妮自己心里清楚,她真的爱上了耶尔。刚刚转来的耶尔不知天高地厚地走向了可怕的“强盗楼”,这是没有孩子敢于靠近的建筑。但是恐惧并没有吓住安妮,她简直愿意为耶尔做任何事。一部儿童式的家庭片,带恐怖和初恋,海报倒是小清新和可爱得毫无新意。

作者: 阿秋    时间: 2011-8-26 08:45



Top24:《不可原谅》海报
法国伦理片,活在监视框中的一家人,有多少不可原谅的暗中罪恶发生?

作者: 阿秋    时间: 2011-8-26 08:46









《新天师斗僵尸》角色海报
    由梦工厂出品,安东·尤金、柯林·法瑞尔领衔主演的《新天师斗僵尸》日前发布四张英国版角色海报。安东·尤金饰演的男主人公查理、柯林·法瑞尔饰演的新邻居、大卫·田纳特饰演的查理好友皮特、伊莫珍·波茨饰演的查理女友艾米逐一亮相,一场对抗吸血鬼的大战即将展开。柯林·法瑞尔饰演的新邻居。宣传语写道:一个坏邻居可以毁掉整个街区。

作者: 阿秋    时间: 2011-8-26 08:47


《杀手精英》海报
    由加里·麦肯德莱执导,杰森·斯坦森、罗伯特·德尼罗与克里夫·欧文主演的动作惊悚片《杀手精英》曝光海报,三位主角齐现身,一场好戏即将开演。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杰森·斯坦森饰演一位前海豹突击队队员(这个身份倒是应景),他召集一队人马重新组队,只为营救自己前导师(罗伯特·德尼罗)。而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克里夫·欧文饰演的大恶人。杰森·斯坦森干的活和之前《非常人贩》、《机械师》、《怒火攻心》、《游侠》等等电影里的没啥区别,不过,观众反正也不会在乎剧情,动作戏爽快就好。

作者: 阿秋    时间: 2011-8-26 08:48




《牛仔和外星人》海报
《牛仔和外星人》的海报一直走同一种款,主要是以科幻范儿为主的设计。

作者: 所有    时间: 2011-8-26 12:56
啧啧啧,口味真是很重啊
作者: 所有    时间: 2011-8-26 16:27

刚刚看到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人们偏爱重口味



    2011年1月,美国作家恰克·帕拉尼克著名的邪典小说集《恶搞研习营》的中译本《肠子》终于在大陆出版了。豆瓣上的书籍介绍第一句就是“重口味神作,阅读有风险,身体虚弱者勿入!”
               正是这句以“重口味”为关键词的广告语,迅速为《肠子》招来大批追捧者。“重口味”,如今俨然已经是网络上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在新浪微博上搜索含有“重口 味”词汇的信息,立即出现近194万条之多!重口味的微博转载量和评论数量都极大,远远胜过那些光鲜靓丽的时装街拍和美轮美奂的大自然美景。人们一边骂着“真恶心”一边点击鼠标迅速转发,更有好事者编排出“世界10大重口味电影排行榜”之类的东东,告诫人们,千万不要看,而背后的潜台词当然是“快来看 吧,不看你就out啦!”于是,也有人说这是一个重口味的时代,即使你真的不好这口,只要你喜欢在网上游荡,就难免瞥见撞见,被不大不小地恶心一回。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爱着“重口味”,并且不遗余力地传播着呢?


               重口味微博,源于被关注的需要
               渴望被人认同、和这个世界建立直接有效的连接,是每个人都有的基本心理需求。在网络文化极端丰富,百花齐放又几乎百无禁忌的年代,平实正常的内容已 经很难被人关注到。因为我们不是王菲不是姚晨,不可能只发一个笑脸就有几千上万个回复。也就是说,在茫茫网络里找到这份认同和联结感并不容易。于是,搞怪 出现了,所谓的恶趣味和重口味出现了,你发条重口味的微博,尽管可能引来一片“真恶心”“你**”的叫骂,但是有人回应了,这份联结感就打通了;有人转发 了,这份认同感就出现了。
               其实,在微博里,重口味的新东西并不多,而是一些同类的图文在不同的人指尖流转,像滚雪球一样把总量越滚越大。人们乐此不疲地玩着这个滚雪球的游戏,只因为这个忽忽悠悠的大雪球,用心理学词汇表述,就叫做“认同”。
               严格来说,靠制造重口味博取关注和认同的人并非真正的重口味爱好者,因为他们从中获取的心理体验并不是重口味事物本身。看见重口味事物能引发心理和生理兴奋与愉悦的,才是真正的重口味爱好者。


               重口味偏好,来自童年经历投射?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讲,对或**或暴力或污秽事物的偏好,必定来自童年的特殊经历。童年时期无意中受到的某种非常规刺激,留存在潜意识中,成年后在某个时机接触到类似事物,激发潜意识浮向意识层面浮动,人也产生“认同”。
               与前面说到的渴望被他人认同不同,这里的认同是对自己的认同,是一种对自己童年经历的投射性认同。这时候,人的心理防御机制被自然而然的启动,它主要把童年受到的刺激合理化了,仿佛告诉自己:我没有受到伤害,这东西是对的,我喜欢这东西。
               我们没有为真正的重口味爱好者做精神分析,不能对重口味的具体心理根源妄下结论,但是,一部重口味电影《心理分析判官》里的故事却是对重口味者童年 经历投射的最好注解。嫌犯A不断杀害年轻女子,杀害前都用透明胶带把女子周身捆绑并施虐。捉拿归案后,经心理专家对其做精神分析发现,他童年曾无意窥见父 亲用透明胶带帮助母亲,并实施婚内强奸。在儿子心中,父亲的伟大形象岂可动摇,于是这样的刺激被他强压了下来,一直压到他自己都无法察觉的潜意识里。长大 后,他通过胶带捆绑杀人完成了对父亲的认同,完成了对自己童年经历的合理化。
               当然,我们身边的重口味爱好者绝大多数不是受到电影中这么强烈的刺激而产生重口味需求的。很可能只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比如弄脏了衣服、打烂了东 西、被死猫死老鼠吓了一跳或者曾遭遇家暴。这些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这可能刚好就是一个过不去的坎儿,孩子有意识地回避和遗忘,却恰恰因为对它特殊的 关注,而把它留在潜意识里,只等有一天机缘巧合时跳将出来兴风作浪。还在,大多数重口味爱好者都停留在自娱自乐阶段,对他人的生活并无不良影响。


               适当重口味,体验式放松身心减压
               不管是真爱重口味也好,还是期待借重口味博取关注也好,只要不影响他人,就算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爱好吧。
               在不反感的范围内,适当重口味,也是身心减压的一种方法。
               在心理调节中,有种方法叫“体验式放松”,因为人的心理过程是由兴奋和抑制两部分组成,抑制后的兴奋会更兴奋,自然兴奋后的抑制会更抑制。人在看到 重口味东西时,心理产生强烈触动;当关上那个页面再回来看平常东西时,人Arthur出一口气,突然觉得轻松放松。这就像过山车和看恐怖片一样,很多人都说最愉悦 的一刹那不是失重俯冲,而是过山车回到终点安全停稳的那个瞬间——让人觉得过尽千帆终又山明水秀。
               其实,在很多咨询案例中,因为重压力导致的重口味事件,比比皆是,并且压力与重口味的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其实人们是在靠重口味解决重压力,能及时宣泄掉压力对人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只要你采取的是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方式,口味重一点也无妨。






欢迎光临 BMWSKY宝马汽车俱乐部 (http://bbs.bmwsk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