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SKY宝马汽车俱乐部

标题: 听说深圳大亚湾核电站有核泄漏 [打印本页]

作者: bert    时间: 2010-6-15 10:31
标题: 听说深圳大亚湾核电站有核泄漏
看到香港的明报报道的。但据官方解释,好像不时很严重。不知道真假。
作者: 所有    时间: 2010-6-15 10:44
好象是5月23日的事?

转自:http://bbs.yahoo.cn/read-htm-tid-945464.html

   与本港仅距离50公里的深圳大亚湾核电厂,5月23日发生反应堆内的核泄漏事故,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核心的一根燃料棒,疑因质量问题出现「小洞」造成泄漏,令反应堆冷却水的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气体均上升,但问题燃料棒仍未更换。中电强调有关泄漏极「微小」,并不列入国际核事件评级内,不会对公众构成危险。立法会议员则要求政府尽快了解事件,向香港市民交代。

  大亚湾核电厂股东之一的中电的发言人昨晚表示,5月23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的冷却水,其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气体均出现轻微上升,经分析初步判断,有一根燃料棒存在微小泄漏,专案小组现正跟进及监测有关情。

  发言人强调,放射性核素会被完全隔离,核电站运作和公众都无受影响,而过去两周放射性水平保持稳定,事故轻微程度至毋须列入国际核事件评级内,惟电站主动向国家核安全局及大亚湾核电站核安全谘询委员会汇报。

  核安全谘询委员会主席何锺泰昨晚向本报证实,上周四的定期会议,厂方主动向成员报泄漏事故。电厂表示,当时报二号机组反应堆,有一条燃料棒怀疑质素有问题出现「小洞」,但因这只在「一迴路」(反应堆)中出现,「不可能走出来」,辐射水平亦无增加,绝不属国际核事件评级须呈报的事故。但各委员会关注事件,促请厂方尽快提供事件调查报告。被问及该「小洞」到底有多大,何锺泰说并无此资料,但据他理解是极微小,甚至「毋须急于更换」,他相信可能是燃料棒的质素监控问题。

  据政府权威人士透露,政府高层昨晚闻悉,有关泄漏的报道后,第一时间向中电及负责监察大亚湾辐射的天文台了解,初步获悉情并非报道般严重,并无辐射外泄。

  保安局发言人指天文台监察数据显示,上月23日至昨日的辐射数据均无异样,而此次事故对核电安全不构成任何影响,根据目前机制,毋须即时通报,但政府已要求中电稍后提交详细事件报告。

  自由亚洲电台昨日报道,厂方于上周四在安全谘询委员会会议报告上述事故,与会者对发生泄漏事故均感到十分震惊,察觉事态严重。

  电台引述一名香港专家指出,据报事发时已有大量放射性碘核素散佈于空气,空气中的活性气体也大量增加,显示辐射泄漏已超出厂区范围。

  核燃料设有燃料棒、压力罩及混凝土三重密封式保护,这次泄漏的组件正是最内层的保护层燃料棒。报道引述专家说,厂方原先一直使用法国出产的燃料棒,两年前开始转用中国製的军用燃料棒,曾被各方质疑其安全性。据悉,肇事机组已运转10多年,电站已有老化象,单在5月内曾发生4宗异常事故,包括2次停电及1 次回水电路故障。

  民主党张文光表示,是次怀疑发生核泄漏事故,情况可大可小,当地政府应与港府作紧密通报,并向公众交代。公民党副主席黎广德要求今天与政府官员会面,了解详情。大亚湾核电站位于深圳大鹏半岛,是内地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及资金建设的核电厂;香港的电力四分之一由大亚湾核电厂供应。

1.jpg (246.47 KB, 下载次数: 119)

1.jpg

作者: 所有    时间: 2010-6-15 10:46
标题: 报道指大亚湾漏辐射 中电:内容失实及夸大
转自:http://gb.chinareviewnews.com/do ... mp;mdate=0615101547

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传出上月曾发生怀疑核辐射泄漏事故,有团体要求当局澄清及交代事件。

  中评社香港6月15日电/深圳大亚湾核电厂二号机组一个反应堆,上月发现冷却水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气体轻微上升,中电昨晚强调,放射性物质并无泄漏出外,不会对公众构成影响,泄漏幅度亦不列入国际核事故的申报制度之内。

  据大公报报道,昨日有报道称,大亚湾核电厂上月发生严重的辐射泄漏事故,泄漏超出厂区范围,并指电站方面隐瞒事故没有通报。中电发言人称,有关报道内容失实及夸大,事件不是辐射泄漏,亦无影响公众健康。

  中电发言人昨晚证实,上月二十三日,大亚湾核电厂二号机组反应堆冷却水,发现放射性碘核素及放射性气体均有轻微上升,但强调物质并没有泄漏出外界,故不会对公众构成影响,而泄漏的幅度,亦不列入国际核事故的申报制度之内。

  中电称放射物被完全隔离

  中电在向传媒发出的书面声明称,该些放射性核素会被完全隔离,因此不会对公众有任何影响,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行没有受到影响,惟电站已主动向国家核安全局及大亚湾核电站核安全谘询委员会汇报。经分析初步判断,有一根燃料棒存在微小泄漏,专案小组现正跟进及监测有关情况。

  核电厂安全谘询委员会主席何锺泰表示,已了解有关报道,认为内容不符合事实。据他了解,大亚湾核电站并无发生核辐射泄漏,事件只是由于核燃料中,有一支燃料棒有瑕疵,出现一个小洞,但完全与核泄漏无关,并不属于国际核安全标准的核事故。他说,厂方已主动就今次事故提交书面报告,并曾抽查当地空气,发现并无任何异常,但厂方并无明确回覆何时更换有问题的燃料棒,现阶段只是等待厂方报告。厂方已与政府相关部门紧密联系。

  就传媒查询有关广东核电站事故,保安局发言人回覆称,昨午接获查询后,已即时向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了解情况。由于此次事故对核电安全不构成任何影响,根据目前机制无须即时通报。该局会继续进一步向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了解情况及跟进。

  港辐射监测网络无异常

  香港天文台设有由十个监测站组成的辐射监测网络,用以监测香港的环境辐射水平。由五月二十三日起至前天并无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作者: tanfeng1999    时间: 2010-6-15 22:21
这个。。。。我靠。。。想起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
作者: Kenty    时间: 2010-6-15 23:41
电视新闻有播的,,
作者: 大众铁托    时间: 2010-6-16 00:08
香港的这些东西,一般都是危言耸听,现今社会中,核辐射是受到全球的密切监视的,如果真的存在,中国ZF想盖都是盖不住的。这不是可以靠愚民就能蒙混过关的事情,所以这个问题我相信官方的说法基本属实。

核燃料包壳是可能破裂,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会导致“一回路”的水核污染,但这些污染水是通过不锈钢管道和容器同外界隔绝开的,只要这些管道不破裂,那么被污染的水也不会导致核辐射外泄。

即使是这些管道也出现破裂,那么还有最后一道屏障,这些设备和管道,都被密封在一个很大的水泥钢板建筑(核岛)里,切尔诺贝利和这里不同,没有这个核岛建筑,核岛和外界也是完全隔绝的,只要核岛没有被炸开或打开,里面的放射性物质仍可被密封而不至于导致外泄。

目前只是个别包壳破裂(里面有成千上万个这种包壳,破裂几个也不是什么很罕见的事情),一回路的管道和容器都还是完好无损,电站也还在正常发电中(真有问题,谁也不敢继续发电运行的),只是提高了监测警戒级别而已。大家不用惊慌。

偶在这个核电站工作过5年多,靠谱不靠谱大家自己判断。
作者: mianhuatang    时间: 2010-6-16 10:46
原帖由 大众铁托 于 2010-6-16 12:08 AM 发表
香港的这些东西,一般都是危言耸听,现今社会中,核辐射是受到全球的密切监视的,如果真的存在,中国ZF想盖都是盖不住的。这不是可以靠愚民就能蒙混过关的事情,所以这个问题我相信官方的说法基本属实。

核燃料包壳是可能破裂,如 ...


这个确实非常专业。。。没看出来,您老人家是学核物理出身的啊。。。敬仰敬仰

我以前参观过一个小型反应堆是压水堆,貌似国内的很多也应该是压水堆吧。。。不太确定。不过这种一回路的小泄漏算不了什么。除非堆芯破裂,一回路破裂,二回路也破裂,这才有可能泄漏吧。。。不太懂,铁托兄来上上课

另外还想请教一下,我知道轻水堆效率应该只有大概30%多一点,但是重水堆会高一些,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D2O吸收热中子的能力比轻水好一些?还是纯粹是因为热力学定律上说的2个临界温度重水比轻水要有优势呢?谢谢

哦,突然想起来,理论上不一定要核岛破裂压水堆才会泄漏吧?二回路的废热蒸汽貌似很多堆是直接排到大气中的吧?如果有小剂量的泄漏还是有可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吧。。。问题由点多,不好意思,一直对核物理很感兴趣。。。

[ 本帖最后由 mianhuatang 于 2010-6-16 11:07 编辑 ]
作者: 大众铁托    时间: 2010-6-16 19:52
哈哈,棉花兄太果酱了。偶不是学核物理的,只是在核电站工作过。我的专业是热能机械,但既然在那里工作,一些基本的结构和常识还是应该知道的嘛。

国内目前商业核电站,就我所知都采用的是压水堆,其基本结构都差不多的。热力回路分为一回路和二回路。一回路就是利用压力水(大概300BAR)作为介质,将反应堆燃料核裂变产生的热量吸收,然后流通一个叫蒸汽发生器的热交换装置,一,二回路的介质水,在蒸汽发生器的2侧对流,1回路吸收的热就将2回路的水加热为蒸汽了(大约90Bar的饱和蒸汽)。

燃料本身是大约数万个大约小手指头关节那么大小的燃料芯组成燃料棒构成的。燃料芯是被一种金属包壳(具体元素偶忘记了)包裹住的,这个包壳破裂后,会有部分放射性物质进入一回路导致一回路辐射污染。但一回路本身是第二道屏障,不锈钢管道和容器密封住的,只有在蒸汽发生器内,有可能和二回路的介质发生接触(如果换热器内2测发生泄漏)。当蒸汽发生器也出现泄漏时,就会污染二回路。

二回路就和我们普通燃煤电厂没什么区别了。如果二回路被污染,那么就会导致核辐射外泄。但是,就算这个ZF再没有人性,当二回路也出现污染的时候,也是绝对不可能继续发电的,这个时候只要关闭二回路出口的阀门,停止反应堆运行,就不会导致泄漏扩散进而影响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

我在那里工作的时候,随身都有放射性探测仪佩戴的。只要报警,工作人员就必须撤离。ZF坏,我们这些工作人员也不是SB啊,谁不知道那玩而已要死人啊,真有问题,拿枪顶着也没人会继续去工作啊。所以,可以肯定现在大亚湾还是在安全可控范围内的。

至于你说的几种反应堆类型,热效率上的差别,这个我还真不太懂,不敢乱说。但我有点怀疑,这个热效率值是不是太低了?从工作流程来看,无论什么类型的反应堆,在一回路上,都没有如此大规模流失热量的可能性啊。如果70%的热量在交换中被流失,那它跑哪儿去了?可以肯定的是,核电站一回路并没有这样一个收集和排放如此大热量的系统。

我估计你是不是吧核电厂的热效率和一回路热效率弄混了?电厂的热效率主要损失发生在汽轮机部分,大概是只有接近40%的热量利用率。无论是常规电厂的锅炉还是核电厂的反应堆,热效率都应该是90%以上的。但蒸汽进入汽轮机转化为机械能后,这点和内燃机就很类似了,其排气(大约40度)要带走大量无法继续转换的热量。加上一回路少少的散热损失,发电机的损失,所以核电站总体上就只有30%的热效率了。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

至于不同的一回路介质,我的理解是主要是为了维持和控制裂变反应过程的考虑来选择的吧?不同的成分,其热容和对裂变反应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但我想传热效率上应该差别不大的。

目前最先进的增值反应堆,由于其拥有更高的热量功率输出,所以采用了金属钠做为一回路的介质。主要就是考虑其高热容能力和良好的流动能力。但这玩意儿对密封的要求就更高了,设计配套都很难而且成本巨大。我10年前离开核电站的时候,还很不成熟,只有法国搞了一个商用增值反应堆机组,但还是带有实验性质的,现在是不是成熟和取得突破了,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这东东我并不比你多懂多少,只是静水楼台在那里工作了几年,知道多一点细节吧。理论上我比你还外行。说得不对的莫笑哈。呵呵。
作者: 大众铁托    时间: 2010-6-16 20:02
另外,即使二回路也被污染,也不是直接排向大气的。

核电站其实有3个回路,二回路也是密循环的,二回路的水吸热变成蒸汽后,推动汽轮机做功,这个过程中蒸汽会降温降压,到最后大约40度左右,又回被第3回路的循环水冷却为液态水.这个液态水又由各级泵和加热器再加热升压到一定参数,再被送回蒸汽发生器吸热转化为蒸汽。二回路也是循环利用的,并不对外界排放(当然,泄漏是肯定存在的,这个回路防范标准比一回路要低得多)

只有冷却二回路的3回路,才是真正开式循环的,大亚湾是抽取常温下的海水进来冷却汽轮机排气,被加热的海水又直接排放到大海里(这也是为什么核电站都要修建在海边或大江边,因为其需要大量的冷却水)。可以看出,只有二回路也被污染,而且还要二回路和3回路之间出现严重泄漏的情况下,核污染才会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作者: Kenty    时间: 2010-6-16 20:54
哈哈,,,学到了些科普知识,,铁托强的,,
作者: mianhuatang    时间: 2010-6-17 07:18
包裹核燃料棒的材料是锆合金(zirconium alloy),并且还要在合金容器中冲入氦气帮助热交换。以前我们实验室有给别人的燃料棒容器冲过氦气,所以才知道。。。

我说的热效率应该没错,你说的也没错。的确燃气轮机的效率就是只有30-40%,一般好一点的GE的机器大概能有40%左右。我说的就是核心反应堆的效率。。。

因为堆芯的效率一般在90%左右,所以如果用好的燃气轮机,效率在36%左右。但是这个应该是重水堆的效率。轻水堆即使在核心堆上的效率也没有重水堆高。

我猜测的理由是因为作为一回路的冷却剂,轻水没办法有效的吸收快中子,因为快中子不能有效的进一步触发链试反应,所以可能会浪费一些核燃料,而且要吸收快中子,还要更多的吸收剂,例如石墨之类的,这样就进一步降低效率。

但是重水应该能有效的吸收快中子,并且产生热中子,或者说保护热中子,而且热中子能有效的触发下一步的反应,所以可能效率会高一些?说的基本上都是猜的,不要笑话啊。。。

[ 本帖最后由 mianhuatang 于 2010-6-17 07:22 编辑 ]
作者: david    时间: 2010-6-17 11:18
看天书
作者: 波波夫    时间: 2010-6-17 12:50
多少学到一点知识!
作者: thepen    时间: 2010-6-17 14:34
天书
作者: 铁嫂    时间: 2010-6-17 14:43
以前铁托在核电站工作得时候偶经常说:“如果漏了,你要跑快点哦!”,后来有一阵,铁托的同事们开始买走私的摩托车,然后铁托的同事忽悠他LP说:“有了摩托车,万一漏了不是就可以跑得快吗?”,于是LP同意买辆摩托万一漏了可以救她LG的命,可怜天下老婆心!

现在可能就不是忽悠买摩托车了,而是要买法拉利才跑的够快,可惜大亚湾的工资再高买法拉利可能还是困难的。。

纯属玩笑,铁托经常教育偶核电站是很安全的!

[ 本帖最后由 铁嫂 于 2010-6-17 14:48 编辑 ]
作者: 所有    时间: 2010-6-17 16:45
学究天人,高山仰止!楼上的师傅们,收个徒弟如何?
作者: tanfeng1999    时间: 2010-6-18 04:21
你们都是人才啊。。。。。。。。。。。。科普进万家 啊
作者: 何悠    时间: 2010-6-19 12:46
相信托哥
作者: 波波夫    时间: 2010-6-19 13:32
信托哥,得永生!
作者: King3939    时间: 2010-6-19 16:55
标题: ZF不敢吗?
相信核电站是安全的, 除了在超小概率极端情况下出现的泄漏....但绝对不相信ZF不敢封锁消息....这个结论下的太不严谨.
以对ZF的了解, 如真有问题, 第一要做的就是"封锁",当然锁不锁的住又是另一会事,但"封锁"是第一, 堵不堵的住是第二.
作者: zjet    时间: 2010-6-19 17:27
这事轮不到自己朝思暮想啊,升斗小民,还是想办法赚多点钱.

看了铁托的贴,知道是大亚湾目前是安全的.

至于有那么些不安全的因素交给专家们去想吧,至于在香港的一些人他们的用心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
作者: k0404    时间: 2010-6-20 12:34
支持铁托的看法。
作者: 大众铁托    时间: 2010-6-23 23:31
噢,棉花兄是不是说的是对核燃料的利用率?

我再说点这方面的情况。反应堆是圆形的容器,燃料棒安放在里面也就成圆形结构。为了尽可能让反应堆内的温度分布均匀,中心区域由于燃料组件的分布比外围密度高,所以,实际上是由3种不同铀含量的燃料棒构成的。中心区的浓度最低,外侧最高。每年换一次燃料,将中间部分抽出,第二层放的中间去,外面一层加入新的燃料。3年循环一次。

反应堆的功率是靠石墨棒来控制的。一个中子轰击铀235,会产生4个中子并释放能量,
着4个又去轰击下面的铀235,持续不断,这就是链式反应。可以看出来每一个铀裂变反应将导致4倍的下次裂变,不加以控制的话,这能量就会越来越大。所以,要用石墨构成的控制棒,来吸收部分中子,让这部分中子不至于导致新的裂变反应,以达到根据需求控制功率输出的目的。

石墨棒和燃料棒是间隔交叉布置的,靠控制石墨棒插入的深度,来控制对中子的吸收程度。我的想法是,当中心部分的燃料棒中铀浓度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维持链式反应的进程,就只能全开石墨棒了。这时就对功率的缺乏控制力了,或者是即使全开其反应的强度都不足以形成均匀温度场,不利于设备继续运行。

所以,当燃料的铀浓度降低到一个程度的时候,现有技术就无法再利用了。也许就是你说的反应堆的效率。

瞎猜的,不知道有几分靠谱。呵呵。




欢迎光临 BMWSKY宝马汽车俱乐部 (http://bbs.bmwsk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