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的沉淀,今年的野生紫笋头茶,条型紧实,清瘦,吸收了一年四季的精华。
口感扎实,回甘强烈。香气馥郁,后味带有清雅的兰香。
4月1号采
长兴顾诸山   西务界高山纯野生
				
			
		雨水的多寡和天气的冷暖,这些气候条件对野生放养的茶树来说起到决定性作用。
而这些对台地茶(注:田间地头规范化生产或者大棚机械化生产,显著特征:施肥,喷农药)
来说,相对影响就降低很多了。所以一句话,野生茶是看天吃饭的野孩子。虽然消瘦,但绝对精神。
清明前(4月1号)采,传统手工制茶。
            浙江长兴顾褚山(西务界高山 ) 野生 茶树
				
			
		朱泥是宜兴紫砂中的珍稀泥种,明清以来一直是制作茗壶的极品泥料。矿脉分布在宜兴丁山
的赵庄,黄龙山,红卫村的小煤窑,查林村等地区。
朱泥是属于矿层中的嫩泥,由嫩泥的底层的(黄石黄)精挑历练而成。又称(未触风曰之石骨),意思是未完全风化的土块,质地坚硬如石,但遇水则溃散。朱泥原矿以鹅蛋黄为主,其次包括蟹壳青和土黄色,细腻带有油性,呈夹脂状在岩矿中,似石非石。表面是嫩泥,中间近似一般的石头,经过水浸泡后很容易风化,中间似石的风化成细颗粒,表面的嫩泥形成泥浆,含铁量高于其他的紫砂泥,经过高温烧制后呈现娇嫩红色,密度高,透气性强。
所以从泥性特征来说,最合适铁观音,岩茶,乌龙,金俊眉的偏香气的茶。不夺香气,扬香散热更利索,有助逼出茶的力道。
纯天然朱泥经过1140度烧成,有柔和的哑光,不是单一的红色,红中带黄,8到10泡茶叶养过后,会从里到外产生油脂,透出红娇艳的色泽,形成包浆,有非玉似玉的美誉。
朱泥的收缩比例达到25%,烧成后变型大,完美率降低。所以制作朱泥的工匠很少,能做紫泥的工匠,不能做朱泥。但是能驾驭朱泥的匠人,做紫泥就没问题。
全手工制作朱泥壶的,就少之又少了。由于收缩率大,制作朱泥大品难度就更大了。				
			
		韵香
450CC
国家级在册助理工艺师全手工
梨皮朱泥				
			
		继续上图细节				
			
		桶型平盖莲子
小煤窑朱泥
小150CC,大230CC
地道全手工制作				
			
		继续上图细节				
			
		景舟石瓢(刻竹)
全手工
龙山老段泥300CC				
			
		大亨仿古
小煤窑朱泥
150CC
全手工
				
			
		朱泥汉铎
350CC
在册国家级助理工艺师全手工
收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