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秋 发表于 2008-5-3 02:31:00

回复: 5月1日BMW精英驾驶培训珠海站专场培训

<BR><BR> <BR><BR>

阿秋 发表于 2008-5-3 02:33:00

回复: 5月1日BMW精英驾驶培训珠海站专场培训

<BR><BR> <BR>时间表 <BR><BR>

阿秋 发表于 2008-5-3 02:45:00

回复: 5月1日BMW精英驾驶培训珠海站专场培训

<BR>上课的时候阿秋也没能全都记下来,文字是张灵康教练的课程文字版本抄录。 <BR><BR> <BR><BR> <BR><BR>

阿秋 发表于 2008-5-3 02:54:00

回复: 5月1日BMW精英驾驶培训珠海站专场培训

<BR> <BR><BR> <BR><BR>

阿秋 发表于 2008-5-3 03:00:00

回复: 5月1日BMW精英驾驶培训珠海站专场培训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size=4>传递法: 在钝角转弯时,采用一手轻推一手接应的“传递法”来转向,</FONT></FONT></P>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size=4>每次传动幅度在60至90度之间,不要太大,一次不够分两次,</FONT></FONT></P>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size=4>接应着来,直到将方向转过来. (香港地区官方采用,教练不推荐这么使用方向盘)</FONT></FONT></P>
<P><FONT face=新宋体><FONT size=4>&nbsp;</FONT></FONT><FONT face=新宋体><FONT size=4>大交把法: </FONT></FONT><FONT size=4><FONT face=新宋体>遇到锐角转弯、直转弯及循环调头等情况时,</FONT></FONT></P>
<P><FONT size=4><FONT face=新宋体>则采用动作较大的“大交把法”,即胸部略向前倾,手背向外,手心贴盘,大幅度转向,</FONT></FONT></P>
<P><FONT size=4><FONT face=新宋体>双手交替连续转向,直到将方向转过来。 </FONT></FONT></P>
<P>&nbsp;</P>
<P>当然,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再好的方法也要活学活用才能有效。</P>
<P>如果在实际行车中您自己的习惯已经形成,只要不是错误,也不必非要一丝不苟地生搬硬套以上的操纵方式,</P>
<P>管用就行。不过,如果您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错误的习惯,</P>
<P>诸如操纵方向盘总爱猛打急回、总是握住方向盘横把转向等等,</P>
<P>那您可就要非改不可,因为这样的习惯会带来很多您想象不到的不良后果。 </P>
<P>&nbsp;</P>
<P> <BR></P>
<P> <BR></P>

阿秋 发表于 2008-5-3 03:10:00

回复: 5月1日BMW精英驾驶培训珠海站专场培训

<BR>部分文字来源网络(都是同一个课程的文字版,上课时没能记录完整) <BR>在同样的条件下,驾驶连续踩放煞车踏板的间歇式煞车距离最长,<BR>深踩煞车让轮胎死锁后,煞车距离则居中,拥有最短煞车距离的,则是配备ABS防死锁煞车系统,<BR>让车辆侦测轮胎发生死锁而丧失抓地力前,松开煞车以维持抓地力后在进行煞车,以创造最佳制动力。 <BR><BR> <BR><BR>接着在搭载ABS煞车系统模式下,驾驶对于煞车踏板的动作,也会影响煞车距离。<BR>由图片可以得知,当车辆拥有ABS煞车系统时,第一时间全力深踩踏板的煞车距离最短,<BR>不过,多数驾驶往往因为右脚施加煞车踏板的力道不够,<BR>或者是施加渐进煞车力道,两种错误煞车模式,都会煞车距离拉长。 <BR><BR><BR><BR><BR> 在拥有ABS煞车系统与正确的煞车技巧后,路面环境便成为影响煞车距离的重要因素。<BR>而BMW所提供的数据数据,更让人清楚认知到不同路面迥异的煞车距离。当车速以60km/h进行煞车动作时,<BR>在干柏油路面,325i的煞车距离仅15公尺,湿柏油路面的煞车距离则略为拉远到23公尺,<BR>而在积雪路段煞车距离倍更增至46公尺, 前方障碍物距离12米,3部汽车的距离或一台大巴的距离。 <BR>时速30公里时,可以安全停下,时速50公里时,到达障碍物的时候时速还是50,<BR>因为人的反应时间来不及踩到刹车,教练在这里强调了,限速30公里的路段一定有它的道理,要遵守。 <BR><BR>

阿秋 发表于 2008-5-3 03:15:00

回复: 5月1日BMW精英驾驶培训珠海站专场培训

纵向力涵盖牵引车辆前进的持续力(Persistent Force)与反方向的制动力,<BR>而驾驶在下达油门或煞车动作时,将透过轮胎让持续力与制动力相互有消长,<BR>决定车辆加速前进或者减速煞停状态。 <BR>以驾驶物理学的角度,切入车辆动态的探讨,行驶中的车辆,<BR>在各种路段随时都会受到不同纵向力与横向力的影响。 <BR><BR> <BR><BR>

阿秋 发表于 2008-5-3 03:17:00

回复: 5月1日BMW精英驾驶培训珠海站专场培训

而车辆在进行转弯动作时,教练同样带入横向力的物理概念来说明,<BR>过弯时,车辆需要透过施加在四个轮胎的转弯力(Cornering Force),<BR>让前进的车辆产生足够的向心力,以完成过弯的圆弧路径,而过弯时转弯力的反用力则为离心力。 <BR><BR> <BR><BR>教练指出当轮胎的纵向与横向力总和,在卡姆圆范围内的话,轮胎不会出现打滑,超过则会开始打滑。 <BR><BR>

阿秋 发表于 2008-5-3 03:20:00

回复: 5月1日BMW精英驾驶培训珠海站专场培训

由卡姆图来看,当车辆在弯道发生转向不足时,导因于前轮轮胎因超过最大传递力范围,<BR>让车辆丧失转弯力后,因惯性运动而让车头往弯外侧偏滑。<BR>此时,教练也开始介绍DSC动态稳定系统 (Dynamic Stability Control),<BR>在转向异常时,适时介入的模式与原理。教练补表示,<BR>BMW车款在发动后即自动开启DSC,<BR>当系统作动时驾驶除可察觉动力与车辆动态修正外,<BR>也可透过仪表板上闪烁的DSC灯号,得知DSC介入与解除的时机点。 <BR><BR> <BR><BR>“DSC就像为四个轮子,各准备专属的煞车踏板”,<BR>在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时,透过施加单轮煞车,进行车身转向的修正。 <BR><BR> <BR><BR>当DSC侦测到车辆转向不足发生时,将立即降低引擎动力输出,<BR>接着进行煞车作动,在靠弯内侧的后轮单独施加煞车. <BR><BR>

阿秋 发表于 2008-5-3 03:22:00

回复: 5月1日BMW精英驾驶培训珠海站专场培训

同上 <BR><BR><BR><BR> 车辆发生转向过度时,DSC同样采取降低动力输出的动作,不过施加煞车的轮胎,<BR>则改为靠弯外侧的前轮,来修正往弯外侧滑移车尾。 <BR><BR>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5.1 BMWSKY专场精英驾驶培训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