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空格 发表于 2013-9-13 15:18:42

随BMW一起探寻江西文化,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作为一个“居无定所”的非专业驴友,我几乎跑遍了中国,但偏偏没去过不该被错过的江西。红色老区、客家人、庐山、景德镇,几乎是我对这个大省的唯一了解。这个9月,站在35岁的门槛上,本人有幸受邀于BMW中国文化之旅,在生日前夕开启了一次计划之外的江西探寻,不为访名山,不图访古迹,无需用镜头纪录旅程,带着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好奇,足以。

http://img15.poco.cn/mypoco/myphoto/20130913/14/55907170201309131405071361895817314_004.jpg


   这次江西之行,全部队员在南昌开车仪式后被分为两条线路。北线(物华线):沿鄱阳湖向北,途径星子、湖口、婺源、景德镇等地,探访传统手工技艺,感受千年的美学文化。南线(灵秀线):南下樟树、吉安,转道抚州、鹰潭龙虎山等地,感受传统医药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道家文化。

   无论南北哪条线,都不虚此行,但分在北线,更和我意。

   今天是行程的第二天,本想等4天的行程全部结束再做纪录,躺在酒店床上,睡不着,借个电脑,抒发一下特别强烈的书写欲望。

   北线今天探访的重头戏是湖口县的青阳腔。不懂音乐,说不出门道,不献丑,只是记住了:青阳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徽剧、赣剧、川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印象最深的,是青阳腔独特朴素的震撼,历史感,对,就是一种久远历史沉淀的力量表现。

http://img15.poco.cn/mypoco/myphoto/20130913/14/55907170201309131405071361895817314_003.jpg

   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湖口县的探访途中,一个青阳腔老戏痴的讲述,让我们这群每天生活在快节奏中的城里人听傻了。他叫刘春江,一位为了抢救戏曲瑰宝青阳腔而付出了毕生心血的老人。三十多年前,老人作为湖口县文化馆馆长,下乡考察,遇到一个村庄在唱戏,他从15岁起就在黄梅剧团搞音乐,对各种戏曲唱腔可以说是烂熟于胸,可这次听到的戏曲到底是什么流派,他却茫然不知。回去之后,他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结果发现这种在湖口县广为流传的“土戏”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青阳腔!从那之后到今天,老人一生的事业就只有一个:保护传承“青阳腔”。

http://img15.poco.cn/mypoco/myphoto/20130913/14/55907170201309131405071361895817314_002.jpg

   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这段奇特的旅途,“一江春水一腔情,三十余载磨一戏。”告别老人,青阳腔的回响还在,我们北线的大部队按着既定路线前往“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并对四大名砚之一的龙尾砚进行了探访,以后令用笔墨来纪录。

http://img15.poco.cn/mypoco/myphoto/20130913/14/55907170201309131405071361895817314_001.jpg

   再坚持插播一段南线队伍传来的探访成果,没有收到他们传来的图片,电脑也快没电了。。。

   今天,南线伙伴探访了两座神秘而古老的村落--陂下村和渼陂村。陂下喊船,是当地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声势浩大。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村也是“藏龙卧虎”。当地著名的民俗类“非遗”项目渼陂彩辇,一个方正、装饰精美的大台辇,大由八或十二个壮汉肩扛而行,十分壮观。南线童鞋一段精彩总结,渼陂彩辇的表演者是“武生”,东固造像的丹青先生们就是“文生”,他们用娴熟的雕刻技艺,将佛教道教的神像雕刻的惟妙惟肖,并且还谙熟开光仪式。没有亲身体验传统造像的“法力”,还是非常遗憾啊。

   明天的重头戏,是前往“瓷都”景德镇。整个江西仿佛都睡了,我也卧倒了,明天路上见!

http://img15.poco.cn/mypoco/myphoto/20130913/14/55907170201309131405071361895817314_000.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BMW一起探寻江西文化,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