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遥
发表于 2010-5-9 21:33:39
核心竞争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啥都有,就是少了最突出 的,就是不突出。。/
King3939
发表于 2010-5-9 22:06:57
我是"海龟",现也常在国外跑, 可能有点发言权.
在美找个五万美元的工作当然不难, 但那升活水平比在这儿的三十万人民差之天远.我觉得现在对技术人才, 在中国大有用武之地, 华为, 中兴工作累, 哪家美国公司压力会小?当然五万美金工作除外. 但你要想过上中过三十万年薪这样的水平的生活, 你一样得做牛做马, 天下乌鸭一般黑. 美国老板更势利,哪有让你轻松拿钱的.
我所认识的许多真正"才" 都回来了,当然也还有很多没回来.有些确是回不来. 很多技术研发是系统性的, 要上,下游配合, 回来一个人也没用.
中国确有太多的问题, 但大家想想, 三十年, 我们的发展有多块, 现在的日子有多好? 大家不都是BMW俱乐部的吗? 请去做过调查, 你认识的中国人在美国的, 有几个开BMW 的?他们当然买得起, 但为什么不买呢? 能告诉我吗?
不知道我会告诉你.
说实话, 美国让人羡慕的是住房, 空气.
中国房价确实太离谱了, 特别是想想工资水平....
铁嫂
发表于 2010-5-9 22:55:20
很多文章中都谈到北大、清华、中科大成了美国博士的输送地,而美国每1/7的博士是中国人。我不知在哪看到过好像是从97年至今有5.7万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其中80%都留在了美国(数据可能记得不太准,一时找不到出处)。
当然博士不等于人才,但是其中的一部分确实是人才。
一个朋友的表弟,清华的本科、北大的研究生、美国的博士,现在在微软,年薪17万美刀。
同事的儿子复旦的本科、加拿大多大的研究生、纽约大学商学院软件外包MBA博士,目前美国公司及大学均已开出了10万美刀的年薪,即将毕业还在彷徨回还是留,父母让他留在美国。
还有一个在美国旅游认识的天大教授,女婿也是天大的本科、斯坦福的博士在苹果近20万的年薪。
我想这些人不能算顶尖级的人才,但至少应该算人才吧。
[ 本帖最后由 铁嫂 于 2010-5-9 22:57 编辑 ]
mianhuatang
发表于 2010-5-9 22:57:21
首先美国的工资水平绝对不会使你说得那么低的,在美国作真正技术工作岂止5万刀,我工作2年半,5万翻倍都不止。。。但是就我这水平/文凭,回国哪有可能拿到?腰向生活得好,除非在不劳而获(特指某些官员),在哪里都要认真工作,为了这10万的工资,我也一样会加班。
至于为什么不买BMW,这个我觉得我比你了解的可能会多一些。你可能想说的就是工作不稳定,随时被layoff什么之类的。这点我不否认,不过收入是和风险成正比的。想要赚这些钱,就要承担这些风险。在其次了,就靠死工资,这年头能过得好么?我也不是没有被layoff过,反正我自己的business好了不敢说,至少和工资平手。所以这点来说完全是取决于个人的。在美国的中国人,因为读书太多,有些都已经读得有点读傻了,不太会生活,或者说不太会捞外快。
要说国内的话,国内对我来说就是到本科为止,没有进过社会,所以我没有发言权。不错我知道是有很多人买BMW,但是真正是为了bmw high performance而买的有几个?又有几个人是买m的?在美国开车不过就是代步而已,大多数留美中国人被洗脑的认为日本车好,所以就不必要真要买BMW了,国内我觉得买宝马充场面的成分比较多。真要说加钱的话,就我这种混混的水平,4个月的收入也能买个E92 m3,但是真的必要么?
david
发表于 2010-5-10 10:41:05
楼主签名是个亮点,看不太明白,能解释下麽:default141:
mianhuatang
发表于 2010-5-10 10:49:09
原帖由 david 于 2010-5-10 10:41 AM 发表 http://bbs.bmwsky.co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签名是个亮点,看不太明白,能解释下麽:default141:
这还需要解释么???是个男人就明白
所有
发表于 2010-5-10 18:55:19
原帖由 mianhuatang 于 2010-5-10 10:49 发表 http://bbs.bmwsky.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还需要解释么???是个男人就明白
前三个有点明白,最后一个为什么是Perfect就不明白了。唉,原来,因为我不是男人,所以才搞不明白的啊
巴依尔
发表于 2010-5-11 13:25:10
呵呵,所有MM,明白前三个,已经不容易了
巴依尔
发表于 2010-5-11 13:27:01
哈哈哈,刚开始看得我吓一跳。我是不是太不阳光了?
巴依尔
发表于 2010-5-11 13:59:07
说到人才、竞争力、高科技,让我想起了郎咸平的“6+1”产业链论,
“实际上,中国的产品制造业只不过是国际产业链里利润最薄的一环。
实际上,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6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在国际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实际制造的那部分产值如果是1美元,那么,其余部分的产值就是9美元。这6大环节创造出了9美元的价值,是整条产业链里最有价值、最能赚钱的部分。不过,在现在全球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中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不是我们中国企业所控制的。
在国际分工之下,中国的大多数企业被分到附加值最低、最消耗资源、最破坏环境、不得不剥削劳动者的制造环节。而其他有价值的环节基本掌握在欧美各国的企业手中。因此,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
欧美凭借其主导的产业链,依靠其在订单上的优势,支付给中国工厂的价钱可以远远比自己制造还便宜。而且,欧美可能通过立体营销,全面挤压中国品牌;如果强攻不下,就利用合资、合作、收购等方式,悄悄消灭中国的这些企业和品牌。而地方政府丝毫没有觉察到这一点,反而盲目地欢迎一切外商投资。”
中国的问题不是生产什么的问题,就目前的世界分工和中国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我们生产牛仔裤不赚钱,就算是生产CPU也一样赚不到钱!!!
想一下就会明白,产业链中,最需要人才的环节绝不是生产环节,而是由欧美控制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环节。于是,相应的人才在国内也没有用武之地,再加上,赚不到钱的企业如何能拿出优厚的待遇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 本帖最后由 巴依尔 于 2010-5-11 14:05 编辑 ]